9篇关于移动医疗的计算机毕业论文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移动医疗的9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移动医疗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移动随诊服务提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移动医疗,服务提供系统

今天分享的是关于移动医疗的9篇计算机毕业论文范文, 如果你的论文涉及到移动医疗等主题,本文能够帮助到你

移动随诊服务提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移动医疗,服务提供系统,随诊,后医疗管理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以及人均医疗成本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国内尚缺乏完善的随诊及院后随访体系,医生无法对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持续有效的追踪,不能实现对患者完备的健康管理。移动随诊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医疗方式,在解决我国优质医疗资源地域分布不均、慢性疾病管理薄弱等问题上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移动随诊应用一般由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组成,客户端指运行在用户手机或PC端的应用软件程序,服务器端则是通过网络链接与客户端通信并为其提供支持的后台服务程序。本课题在调研当前医生和患者问诊和随访需求的基础上,提出并构建移动随诊服务提供系统,为移动随诊客户端应用提供服务器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然后分析和总结了系统的功能和非功能性需求。随后文章给出了该课题系统的总体架构设计、与客户端通信的交互协议设计及各功能模块的详细设计,并通过图表给予直观呈现。在实现阶段,文章具体介绍了系统的实现过程,并对各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和结果展示。最后,文章总结了所获得的课题成果,并给出了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移动随诊服务提供系统将医患信息进行汇集和存储,构建电子医疗数据库,并为移动随诊客户端程序提供病历管理、服务管理、随访计划、随访任务等业务逻辑处理的接口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便捷的交互平台,满足患者问诊和后医疗管理的一站式就医需求,同时达到推动医生随访工作,科研辅助等多维度目标,填补了市场上医患随诊需求的缺陷,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高血压移动管理平台的研究、设计及相关数据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高血压,移动医疗,自我管理,临床调查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本课题探索借用移动通讯工具建立一种以高血压病人为中心的自我管理及医疗保健平台,从移动远程医疗的角度来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对高血压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同时通过门诊、住院部收集及处理的数据,分析出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了解高血压人群的发病及防治规律,结合移动医疗平台,为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及防治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移动随访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总结,为本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并阐述高血压移动随访及自我管理平台对患者就诊、血压管理以及对医务工作者的帮助,对系统平台的功能结构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分析。同时制定《高血压中西医临床调查表》,以2017年04月01日至2018年02月01日收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7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采集,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采用资料完整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把患者数据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整个过程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核对及逻辑检查。所有数据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临床资料的分布用频数表达,进行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课题设计的高血压移动医疗平台,不仅可以咨询医生、监测血压、治疗提醒、危险因素预防及控制、交友互动,也可收集高血压患者相关数据,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真实数据。2.本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39岁及60-69岁年龄组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在40-59及≥70岁年龄组中女性多于男性,2级以上及高危组高血压患者较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三大类职业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监测血压方面,监测血压每月≥4次者,高中以下组少于大专以上组,乡镇组则少于城市组,感到不舒服时才测量以及不监测,均以高中以下组多于大专以上组,乡镇组多于城市组;如何发现高血压方面,门诊发现及住院发现占的比例较多而自测及体检发现较少;高血压患者首先采取的血压控制措施中,采用西药治疗比例较大,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采取中西药治疗措施的较少,尚有相当部分患者未采取任何血压控制措施;发现高血压年龄中,40-60岁发现高血压的比例较多,其中男性以40-50岁发现的居多,女性以50岁以后发现的居多;在获取血压知识的途径中,医务人员及大众媒体是主体,但道听途说途径还占到21.9%。3.在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统计中,缺乏运动的患者较多;运动时间及运动次数偏少;运动方式较单一,以散步为主,其他运动形式如跳舞、游泳、打球等比例很少;较多患者存在精神紧张及性格急躁、饮食偏咸、偏嗜动物性内脏肉食、吸烟及饮酒的状况;在高血压患者合并病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位居前三位,男性以脑卒中位居第四位,女性则以心力衰竭位居第四位。其中合并有脑卒中有12.29%。4.通过对700名高血压患者调查后获取的28个常见症状中,头部症状出现的频次最多,以头晕、头胀、头痛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阳上亢为主;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舌脉象特点为:舌质为舌红、舌苔为舌黄、脉为弦数;用药方面,中药用药多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健脾祛湿为主,西药以钙离子拮抗剂应用最多,其中使用固定复方制剂为142次,占总人数的20.29%;中成药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5.在高血压病的中医症候分层研究中,有吸烟史、饮酒史、合并有冠心病以及糖尿病、有精神紧张及性格急躁的高血压患者中医症候为肝阳上亢的可能性大;合并有糖尿病、精神紧张及性格急躁、E/A正常为肝火亢盛证的可能性大;有高脂血证、缺乏运动、超重、年龄小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为痰湿壅盛证的可能性大;合并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为瘀血阻窍证的可能性大;女性、未合并高脂血症、饮食偏咸的高血压患者为阴虚阳亢证的可能性大;病程大于20年、高血压分级为3级的高血压患者为气血亏虚证的可能性大;病程大于20年的高血压患者为肾精不足证的可能性大;年龄大于70岁、EF值下降的高血压患者为阴阳两虚证的可能性大。结论:1.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合并有较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形势较为严峻,需引起高度重视。2.绝经以后及老年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需重点加强防治;工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患病率较高,同时高中以下组及乡镇组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意识较差,需注重加强对三大类职业群体及低文化水平、乡镇患者群体的教育及指导;如何发现高血压方面,门诊发现及住院发现占的比例较高,反映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及高血压预防、警惕发病意识较薄弱;目前高血压患者发现高血压后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为服用西药的比例较高,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较少,甚至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患者也不少,故因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教育及指导;在获取血压知识的途径中,大众媒体传播血压知识及医务人员在高血压患者血压防治知识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道听途说途径比例仍较高,反映出现阶段正确的高血压知识普及度仍有待提高,患者未能从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者医生口中获得正确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现阶段大众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及合并症较严重,需加强对患者危险因素、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并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3.高血压中医症状以头部症状出现的频次最多,以头晕、头胀、头痛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阳上亢为主;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舌脉象特点为:舌红、苔黄、脉弦数;用药方面,中药用药多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健脾祛湿为主;西药方面临床医师更倾向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固定复方制剂的优势;中成药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临床上中西药联合治疗高血压及高血压伴有并发症等的报道较多,但多是以汤剂为主的自拟降压方,不仅需要辩证,而且临床不易推广。下一步希望通过本研究及后续的研究,找出西药加中成药合并用药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案,供临床参考。4.对中医症候与相关因素的分析,揭示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吸烟史、饮酒史等不同因素对中医症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在高血压的治疗上,控制血压的同时,也应强调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针对合并有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5.本课题基于临床,收集了700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真实数据,从患者的一般信息、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中医症候到预防、发病、治疗等情况进行了数据发掘,结果显示目前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形势较为严峻,自我保健及高血压预防、警惕发病意识较薄弱,对高血压的防治认识存在较大误区,自我管理水平较差。本研究设计的移动医疗平台,功能较为强大、齐全,从咨询医生、监测血压、治疗提醒到危险因素预防及控制、交友互动等等,都极大方便患者对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及防治,同时也可收集高血压患者相关数据,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真实数据,了解高血压人群的发病及防治规律,结合移动医疗平台,为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及防治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

面向移动医疗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移动医疗,STM32,体征数据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根据全国人口普查调查,我国已经属于老龄化社会。我国人口基数大,整体医疗资源紧缺等现实问题,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救治不及时等。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逐渐重视健康和日常保养。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型医疗模式引起了广泛了兴趣和关注。本文设计了基于STM32的面向移动医疗的体征数据采集系统,选用传感器采集用户的体温和心率数据,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数据传送到社区健康数据监控平台PC端,社区医生可以快速了解用户身体基本状况,以便提供更好的健康服务。本文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进行了设计与实现。硬件部分又可以分成系统采集前端和系统后端。前端系统利用DS18B20采集人体体温,光电式传感器PulseSensor采集人体心率,选用STM32F103C8T6最小系统读取传感器中采集的数据,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将数据发送给WIFI模块,无线WIFI模块通过无线局域网向数据接收端发送数据,GPRS模块发送报警短信。后端系统通过ESP8266无线WIFI模块从局域网中接收信息数据,将数据传送到电脑端进行处理并显示。软件部分主要研究来控制体温传感器和心率传感器和无线WIFI模块,构建J2EE服务器,并用C#和Java设计PC端健康数据监控平台显示界面。本系统最终实现了前期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能够获取用户的体温和心率,可以在健康数据监控平台或是手机端查看用户的人体体征数据。还可以在功能或特性上进一步改进完善,完善后的系统将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移动医疗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移动医疗,云计算,Hadoop,Android,分级诊疗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医疗行业的信息化,已成为当前通信和医疗卫生行业关注的热点。移动医疗是指应用当前移动互联网以及通信技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然而,医疗信息化建设以及移动医疗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比如无法信息区域化共享与互联互通、产品服务过于单一、无法有效的管理个人健康档案、无法解决重复检查造成的资源浪费等问题。因而,无法根本上解决中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而导致的医患矛盾。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一个基于Saa S(Software-as-a-Service)的医疗服务平台。感知层获取患者身体数据并上传至云平台,云平台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数据进行处理并针对不同层次的医疗服务机构提供区域化数据共享。在应用层,提供基层卫生管理、分级诊疗、数据分析等服务。移动端选用Android客户端方便用户实时获取医疗服务,从而形成由用户——平台——服务——用户的完整的医疗生态系统。本文在详细介绍了云计算关键实现技术、移动医疗发展现状以及Android平台应用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云计算移动医疗系统平台整体架构,随后从服务器架构、后台云服务管理、移动应用层三方面阐述具体实现过程。后台云服务管理主要提供基层卫生管理、医疗服务、药品管理等服务。Android端为普通用户提供查看数据分析,健康档案管理、用药提醒等功能。该管理系统在提供区域化共享方案,有效的解决了分级诊疗中遇到的“孤岛”壁垒问题,为医疗信息化建设提供一种合理的解决方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APP的开发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自我效能感,服药依从性,移动医疗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1.通过调研了解我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院外自我管理现状和健康需求等关键问题,为研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移动应用程序(Mobile Application,APP)提供前期依据。2.研发糖尿病视网膜健康管理APP,并探索其在DR患者疾病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旨在为提高DR患者健康管理效果提供新的依据。方法:1.DR患者院外健康管理现状分析本研究主要采用量性与质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量性研究应用便利抽样法,采用自行编制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KAB评价简化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于2022年3月~2022年6月对山东省济南市2所公立三甲医院眼科门诊的250名DR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院外的疾病管理状况和健康需求等,应用SPSS2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采用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进一步识别和探讨影响DR患者自我疾病健康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以期为本研究APP功能和内容的确定及研发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采用目的抽样法,对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8名DR患者和7名临床医护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访谈,深入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健康管理现状和其内心真实感受,进而补充量性研究的不足。应用Nvivo1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2.DR患者健康管理APP的开发与测试通过文献回顾与前期的调研成果,初步拟定APP的功能模块和内容,并根据2轮相关学科的专家函询结果,对APP的框架、内容进行调整和修改后最终确定平台的内容和功能。确定平台内容后,由软件工程师与研究团队共同合作,采用快速原型交互模型进行平台Android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的开发。并经过多轮模块功能测试后,完成系统的可用性测试。3.DR患者健康管理APP的可用性评价本研究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的研究方法,于2023年1月~2023年2月,随机抽取前期研究中的60名D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为期4周的APP使用后,采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KAB简化量表、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和健康管理APP使用效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其在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等方面的变化和使用满意度情况。采用SPSS.27.0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量表得分服从正态分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探讨DR患者健康管理APP的使用效果。结果:1.在对250例DR患者调查后,共回收有效问卷23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2%,量化后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KAB评价简化量表总分得分最高为96.67分,最低为27.62分,得分为64.76(59.04,71.07)分,其中67.8%的患者得分处于中等水平,26.1%的患者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仅有6.1%的患者得分处于较高的水平。知识分量表总分得分为65.90(54.54,77.27)分;态度分量表总分得分为96.00(92.00,96.00)分;行为分量表总分得分为53.33(45.33,60.00)分。DR患者的糖尿病自我效能感量表得分最高为9.88分,最低为3.25分,得分为6.25(5.46,7.00)分,其中88.3%的患者得分处于中等水平,1.7%的患者得分处于较低水平,10.0%的患者得分处于较高水平。DR患者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分最高为8分,最低为1.4分,平均得分(5.24±1.49)分,其中68.3%的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24.8%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一般,仅有7.0%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较好。2.不同人口学和疾病特征的DR患者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自我管理KAB总分得分在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方面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R患者自我管理知识维度总分得分在职业、文化程度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R患者自我管理态度和行为维度总分得分在文化程度上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R患者的职业、婚姻状况、糖尿病病程、医疗费用负担程度对DR患者自我效能感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R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其他并发症、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医疗费用负担程度对DR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KAB总分得分与糖尿病自我效能感总分得分、服药依从性总分得分呈正相关,糖尿病自我效能感总分得分与服药依从性总分得分呈正相关,(P均<0.05)。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糖尿病病程、糖尿病自我效能感总分得分和服药依从性总分得分是DR患者糖尿病自我管理KAB总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5~10年的糖尿病病程、重度医疗费用负担程度和服药依从性总分得分是DR患者糖尿病自我效能感总分得分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职业、大专及以上学历是DR患者服药依从性总分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5.质性研究结果显示,DR患者院外的整体健康管理情况主要表现在:病情控制方面,血糖控制较差、视力状况较差、睡眠欠佳、出现其他并发症、反复入院等问题;疾病认知方面,表现出低疾病关注度和低认知能力;自我管理情况方面,表现在低质量血糖监测行为、定期复诊率低和服药依从性较差;自我效能感水平方面,缺乏疾病管理的自信心,需要提高家庭关怀与支持度;同时多数患者存在疾病情绪尤其是负性情绪,不利于患者疾病的健康管理。医护访谈结果显示,DR患者的健康管理问题主要存在于:一、疾病管理上,服药依从性、血糖管理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低;二、疾病认识上,缺乏对自我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全面正确性认知;三、在疾病态度上,需提高患者的家庭关怀与支持力度,转变治疗态度;四、在疾病需求上,患者疾病知识的需求仍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关注方向。同时访谈结果也显示,临床的接诊工作量对科普工作有一定的影响。6.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两轮函询的专家一致,共邀请了15名专家参与,每轮均收回15份有效咨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提出意见分别占比53.33%和13.3%;两轮函询中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专家的意见协调程度较好,两轮专家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97(P<0.05)和0.222(P<0.05),各条目重要性的变异系数为0~0.14。经过两轮专家函询后共新增了10个功能项,最终确定APP以“科普”、“健康记录”和“个人设置”为主要功能模块。科普功能模块主要是健康教育知识的搜索和学习页面,包含相关疾病的概述、病因、症状、治疗、日常护理与多媒体学习内容,实现了多格式切换学习模式,同时设置了点读语音播报、学习收藏、随手拍、相册和放大镜功能,便利患者使用。健康记录功能模块,主要是对DR患者相关监测指标的数值记录,如:体重、血糖、血压、饮食、运动、睡眠、视力和用药八个监测指标,同时合理的设置了相关监测指标的危险值预警提醒功能和整体趋势图分析功能,有利于患者对自身健康情况的总体掌握。个人设置功能模块,主要包括个人信息维护和系统设置功能,有利于患者对APP的个性化和人性化使用。7.在健康管理手机APP使用干预后,DR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KAB量表总分、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总分和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得分分别为90.00(88.21,91.42)、7.11±0.52、6.80(6.60,7.45),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DR患者对糖尿病健康管理APP的使用满意度良好,量表条目中选择“同意”、“完全同意”选项的患者比例为91.6%。结论: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APP能够有效提升DR患者的疾病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和服药依从性。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健康管理手机APP,便捷、实用,用户的使用满意度较高,可以考虑在医院或是社区卫生中心进行推广应用。

基于J2EE的智能体温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移动医疗,J2EE,设计模式,高并发,数据库,线程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移动医疗中对人体体温的监测是获取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体温计只能单次的测量体温,且不具备记录功能。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本文提出 了基于 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ava2平台企业版)的智能体温分享系统。该系统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确的体温测量,同时能够保存体温信息,并能够记录一段期间内体温的变化趋势,还可以与他人分享体温信息,从而得到针对性的健康建议。本文基于J2EE的开发技术,完成了智能体温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对J2EE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的系统总体架构;其次,研究了数据库相关技术,对系统数据库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再次,本文基于Spring和Hibernate框架,完成了对系统的开发工作,定义了系统接口,并设计了基于JSON的数据传输方案以及事务的处理策略;最后,为了使系统具备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研究了设计模式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本文设计了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了高并发系统的主要特点,并从数据库和线程池两个方面对高并发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数据库,分析了影响数据库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从SQL语句调优、数据库读写分离和索引的合理应用三个方面对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对于线程池,分析了线程池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分析仿真结果,设计了线程池的优化策略。

基于J2EE的智能体温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移动医疗,J2EE,设计模式,高并发,数据库,线程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移动医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移动医疗中对人体体温的监测是获取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而传统的体温计只能单次的测量体温,且不具备记录功能。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本文提出 了基于 J2EE(Java 2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Java2平台企业版)的智能体温分享系统。该系统能够为人们提供精确的体温测量,同时能够保存体温信息,并能够记录一段期间内体温的变化趋势,还可以与他人分享体温信息,从而得到针对性的健康建议。本文基于J2EE的开发技术,完成了智能体温分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首先,对J2EE相关技术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基于MVC(Model-View-Controller,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的系统总体架构;其次,研究了数据库相关技术,对系统数据库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再次,本文基于Spring和Hibernate框架,完成了对系统的开发工作,定义了系统接口,并设计了基于JSON的数据传输方案以及事务的处理策略;最后,为了使系统具备更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本文研究了设计模式及其在系统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本文设计了系统在高并发场景下的优化策略。首先,分析了高并发系统的主要特点,并从数据库和线程池两个方面对高并发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于数据库,分析了影响数据库性能的主要因素,并从SQL语句调优、数据库读写分离和索引的合理应用三个方面对数据库进行了优化。对于线程池,分析了线程池的基本原理,并通过分析仿真结果,设计了线程池的优化策略。

高血压移动管理平台的研究、设计及相关数据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高血压,移动医疗,自我管理,临床调查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本课题探索借用移动通讯工具建立一种以高血压病人为中心的自我管理及医疗保健平台,从移动远程医疗的角度来对高血压疾病进行有效的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患者对高血压认识方面存在的误区。同时通过门诊、住院部收集及处理的数据,分析出影响高血压的主要因素,了解高血压人群的发病及防治规律,结合移动医疗平台,为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及防治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对国内外移动随访和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现状进行总结,为本研究工作打下理论基础,并阐述高血压移动随访及自我管理平台对患者就诊、血压管理以及对医务工作者的帮助,对系统平台的功能结构及流程进行详细的设计、分析。同时制定《高血压中西医临床调查表》,以2017年04月01日至2018年02月01日收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7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采集,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采用资料完整病例进行统计分析,把患者数据输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整个过程采用双人双机独立录入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核对及逻辑检查。所有数据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临床资料的分布用频数表达,进行描述性统计;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统一使用双侧检验,以P<0.05作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以P<0.01作为有高度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果:1.本课题设计的高血压移动医疗平台,不仅可以咨询医生、监测血压、治疗提醒、危险因素预防及控制、交友互动,也可收集高血压患者相关数据,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真实数据。2.本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39岁及60-69岁年龄组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在40-59及≥70岁年龄组中女性多于男性,2级以上及高危组高血压患者较多;工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三大类职业群体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监测血压方面,监测血压每月≥4次者,高中以下组少于大专以上组,乡镇组则少于城市组,感到不舒服时才测量以及不监测,均以高中以下组多于大专以上组,乡镇组多于城市组;如何发现高血压方面,门诊发现及住院发现占的比例较多而自测及体检发现较少;高血压患者首先采取的血压控制措施中,采用西药治疗比例较大,控制饮食、增加运动、采取中西药治疗措施的较少,尚有相当部分患者未采取任何血压控制措施;发现高血压年龄中,40-60岁发现高血压的比例较多,其中男性以40-50岁发现的居多,女性以50岁以后发现的居多;在获取血压知识的途径中,医务人员及大众媒体是主体,但道听途说途径还占到21.9%。3.在高血压危险因素的统计中,缺乏运动的患者较多;运动时间及运动次数偏少;运动方式较单一,以散步为主,其他运动形式如跳舞、游泳、打球等比例很少;较多患者存在精神紧张及性格急躁、饮食偏咸、偏嗜动物性内脏肉食、吸烟及饮酒的状况;在高血压患者合并病中,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位居前三位,男性以脑卒中位居第四位,女性则以心力衰竭位居第四位。其中合并有脑卒中有12.29%。4.通过对700名高血压患者调查后获取的28个常见症状中,头部症状出现的频次最多,以头晕、头胀、头痛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阳上亢为主;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舌脉象特点为:舌质为舌红、舌苔为舌黄、脉为弦数;用药方面,中药用药多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健脾祛湿为主,西药以钙离子拮抗剂应用最多,其中使用固定复方制剂为142次,占总人数的20.29%;中成药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5.在高血压病的中医症候分层研究中,有吸烟史、饮酒史、合并有冠心病以及糖尿病、有精神紧张及性格急躁的高血压患者中医症候为肝阳上亢的可能性大;合并有糖尿病、精神紧张及性格急躁、E/A正常为肝火亢盛证的可能性大;有高脂血证、缺乏运动、超重、年龄小于60岁的高血压患者为痰湿壅盛证的可能性大;合并高脂血症的高血压患者为瘀血阻窍证的可能性大;女性、未合并高脂血症、饮食偏咸的高血压患者为阴虚阳亢证的可能性大;病程大于20年、高血压分级为3级的高血压患者为气血亏虚证的可能性大;病程大于20年的高血压患者为肾精不足证的可能性大;年龄大于70岁、EF值下降的高血压患者为阴阳两虚证的可能性大。结论:1.我国目前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合并有较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形势较为严峻,需引起高度重视。2.绝经以后及老年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较高,需重点加强防治;工人、专业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患病率较高,同时高中以下组及乡镇组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监测意识较差,需注重加强对三大类职业群体及低文化水平、乡镇患者群体的教育及指导;如何发现高血压方面,门诊发现及住院发现占的比例较高,反映出高血压患者的自我保健及高血压预防、警惕发病意识较薄弱;目前高血压患者发现高血压后首先采取的治疗措施为服用西药的比例较高,非药物治疗(包括控制饮食、增加运动)和中药、中西医结合治疗措施较少,甚至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的患者也不少,故因加强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干预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教育及指导;在获取血压知识的途径中,大众媒体传播血压知识及医务人员在高血压患者血压防治知识的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但道听途说途径比例仍较高,反映出现阶段正确的高血压知识普及度仍有待提高,患者未能从正规的医疗机构或者医生口中获得正确的高血压防治知识;现阶段大众的高血压相关危险因素控制不佳及合并症较严重,需加强对患者危险因素、并发症的预防及控制并提出合理科学的建议。3.高血压中医症状以头部症状出现的频次最多,以头晕、头胀、头痛为主;中医证型以肝阳上亢为主;高血压病最常见的舌脉象特点为:舌红、苔黄、脉弦数;用药方面,中药用药多以补益肝肾、平肝潜阳、健脾祛湿为主;西药方面临床医师更倾向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高血压,同时越来越多的医生意识到固定复方制剂的优势;中成药以活血化瘀类药物为主;临床上中西药联合治疗高血压及高血压伴有并发症等的报道较多,但多是以汤剂为主的自拟降压方,不仅需要辩证,而且临床不易推广。下一步希望通过本研究及后续的研究,找出西药加中成药合并用药使用频率较高的方案,供临床参考。4.对中医症候与相关因素的分析,揭示性别、年龄、病程、血压分级、危险分层、吸烟史、饮酒史等不同因素对中医症候的分布具有一定的影响。提示在高血压的治疗上,控制血压的同时,也应强调控制高血压的危险因素,针对合并有不同危险因素的患者,制定合理的预防和治疗方案。5.本课题基于临床,收集了700例患者的高血压相关真实数据,从患者的一般信息、高血压危险因素的控制、中医症候到预防、发病、治疗等情况进行了数据发掘,结果显示目前高血压患者的防治形势较为严峻,自我保健及高血压预防、警惕发病意识较薄弱,对高血压的防治认识存在较大误区,自我管理水平较差。本研究设计的移动医疗平台,功能较为强大、齐全,从咨询医生、监测血压、治疗提醒到危险因素预防及控制、交友互动等等,都极大方便患者对高血压的自我管理及防治,同时也可收集高血压患者相关数据,为高血压患者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真实数据,了解高血压人群的发病及防治规律,结合移动医疗平台,为完善具有中医特色的高血压自我管理及防治模式提供依据和思路。

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端高血压管理App设计与开发

这是一篇关于移动医疗,高血压管理,APP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从目前我国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高血压已经成为慢性疾病中最为主要的类型之一,如果对高血压疾病不进行合理有效的控制,则必然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的出现。因此针对高血压患者来讲,及时对自身血压情况进行监测,并且在日常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高血压疾病进行合理的控制,逐渐提高对高血压疾病的管理能力,防止因为高血压疾病所导致的各种并发症及其他的问题。本文在分写了目前高血压疾病管理的现状之后,分析了我国移动端医疗系统的发展环境及存在的问题,并且利用相关的技术对设计出了高血压管理APP。首先,对我国高血压疾病的发展现状等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本系统的开发和设计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分析;其次,对高血压管理APP设计和开发的相关技术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主要针对android平台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析;再次,对目前我国移动端医疗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分析,从发展环境、发展现状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在前文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高血压APP进行了设计和开发,通过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满足高血压患者的实际需求。具体来讲主要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几个部分。本文在基于android平台的高血压管理APP的设计和开发中,从患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患者实际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移动端医疗系统的发展情况,对高血压管理APP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开发,对于以高血压为代表的慢性病APP管理的设计和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代码海岸 ,原文地址:https://bishedaima.com/lunwen/4598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