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温方式和光质对杉木和木荷幼苗类异戊二烯通量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增温方式,光质,类异戊二烯,光合参数,酶活性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全球增温和光质改变等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产生重要影响,且类异戊二烯(包括异戊二烯(ISO)和单萜烯(MTs))的合成与释放是植物参与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途径。现有的增温试验大多数是根据生态系统的类型和试验对象而运用不同的增温装置,使得增温实验结果的整合分析存在困难,增加了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另外,关于植物类异戊二烯通量对光质的响应机制并不清楚。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探究增温方式和光质对植物类异戊二烯通量的影响,以期为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提供数据支撑。本研究以2年龄盆栽杉木(Cunninghamia lcunninghamia)和木荷(Schima Superba)为研究对象,利用自制式开顶箱(Opten top chamber,OTC),设置未增温(CK)、红外辐射器增温(IR)和电热线增温(HW)3个处理;利用步入式人工气候箱(Artificial climate chamber,ACC),设置白光(WL)、红光(RL)和蓝光(BL)3个处理,探究增温方式和光质对杉木和木荷类异戊二烯通量、光合参数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增温方式试验:(1)处理1、2个月,增温导致杉木和木荷类异戊二烯通量增加,这是由于温度升高引起异戊二烯合成酶和单萜烯合成酶活性增加,进而导致类异戊二烯通量增加。另外,温度升高引起植物气孔导度增加,进而导致净光合速率增加,从而为类异戊二烯合成提供了足够的碳源。处理3个月,增温导致类异戊二烯通量降低,HW处理下,杉木和木荷ISO通量均达到最小值(3.72±1.48 pmol m-2 s-1、4.70±1.36 pmol m-2 s-1),这是由于处理3个月时环境温度超过异戊二烯合成酶和单萜烯合成酶的最适温度,从而导致其活性降低,进而引起类异戊二烯通量降低。IR处理抑制木荷MTs通量,增温1、2和4个月,木荷MTs通量分别降低了32.9%、36.2%和51.9%,这是由于IR处理导致木荷气孔导度降低,MTs在气孔外的扩散速率不能维持原有的释放速率,最终引起MTs通量下降。杉木MTs以α-蒎烯、柠檬烯和α-松油烯为主,木荷MTs以α-蒎烯、β-蒎烯和柠檬烯为主。其中α-蒎烯占比随增温时间延长而减少,柠檬烯与α-蒎烯相反。(2)IR和HW处理对杉木和木荷类异戊二烯通量的影响存在差异。与IR相比,HW对植物类异戊二烯通量的影响更显著(P<0.05),这是由于IR更大程度上改变的是植物呼吸作用而对光合作用产生的影响更小。增温处理导致杉木和木荷过氧化氢含量增加,其中HW处理下效果更显著(P<0.05),这表明HW对植物生理产生的扰动更大。光质试验:(1)处理10 days时,BL处理下,杉木和木荷ISO通量增加均达到最大值(24.66±4.50 pmol m-2 s-1和154.41±44.30 pmol m-2 s-1),与WL处理相比,分别增加了322.2%和29.5%。处理20 days和30days,红光和蓝光处理导致杉木和木荷ISO通量降低,这主要是由于光质导致杉木和木荷净光合速率、异戊二烯合成酶和单萜烯合成酶活性发生变化,进而导致类异戊二烯通量发生变化。杉木和木荷MTs通量对光质的响应与ISO不一致,且MTs通量对光质的响应没有ISO通量对光质的响应显著,这可能是由于ISO和MTs的合成的路径不一致。杉木MTs以柠檬烯、α-蒎烯和α-松油烯为主。在红光和蓝光处理下,柠檬烯占比随处理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处理20 days时,柠檬烯占比达到最大值,分别为89.8%和84.8%。木荷MTs以柠檬烯、β-蒎烯和γ-松油烯为主。β-蒎烯占比随着处理时间延长逐渐减小,γ-松油烯相反,柠檬烯则随着处理时间先增加后减小。处理20days,红光和蓝光处理下,柠檬烯占比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92.6%和88.6%。处理30 days,红光和蓝光处理下,γ-松油烯占比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9.2%和37.4%。(2)红光和蓝光处理均导致杉木和木荷净光合速率增加,且蓝光处理下效果更显著。处理10 days、20 days和30 days,蓝光处理导致杉木净光合速率增加了174.8%、122.3%和107.7%,木荷净光合速率增加了82.2%、103.9%和97.9%,这是由于红光和蓝光处理导致气孔导度增加,且促进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合成,进而增强植物的光合作用。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和木荷过氧化氢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随处理时间均无显著差异,说明红光和蓝光对杉木和木荷的氧化胁迫伤害程度较轻,植物可以通过调节其体内的抗氧化酶水平从而使活性氧自由基达到平衡。综上所述,杉木和木荷类异戊二烯通量对增温的响应随着处理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红外辐射器增温和电热线增温对杉木和木荷类异戊二烯通量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电热线增温对植物的影响更显著。红光和蓝光处理导致杉木和木荷ISO通量先增加后降低,MTs通量对光质的响应与ISO不一致。在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应考虑增温方式和光质变化产生的影响。
家蚕二化性品种不同处理蚕卵胚胎早期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家蚕,胚胎,滞育,糖代谢,基因表达,酶活性,转录本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家蚕Bombyx mori是重要的经济昆虫和鳞翅目模式生物,也是典型的卵滞育的昆虫。长期以来,家蚕的滞育受到人们重视,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滞育分子机制还不完全明了。家蚕滞育的发动和解除伴随着大量的代谢活动,其中包括糖代谢,有研究表明滞育卵和非滞育卵中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家蚕二化性品种子代蚕卵的滞育性受亲代胚胎期环境条件的调控,胚胎期20℃以上长日照则子代为滞育命运卵(diapause-destined eggs,DD),盐酸浸渍处理可以打破滞育;胚胎期15℃以下短日照则子代为非滞育卵(non-diapause-destined eggs,ND)。那么,蚕卵胚胎期糖代谢相关酶蛋白与滞育存在怎样的关联呢?为此,我们以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活化越年蚕卵为材料,在RNA和蛋白质水平探讨家蚕二化性品种胚胎发育早期卵内糖代谢相关酶的表达水平与其滞育性的关系,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家蚕糖代谢相关酶的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Swiss MODEL软件,预测了家蚕糖代谢相关的己糖激酶(hexokinase,HK)、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磷酸果糖激酶(phosphofructokinase,PFK)三种酶的蛋白质结构;MEGA 6.0软件分析了HK、PK和PFK在家蚕和其他10多个物种间的进化情况,结果显示,Bm HK与野蚕HK的一个拷贝聚类在一起,说明系统分类上同源性近;Bm PK与金凤蝶PK、柑橘凤蝶聚PK聚在一个分支上,说明亲缘关系较近;Bm PFK与Bm PFK另一拷贝(XP012549268.1)及野蚕PFK聚在同一分支,说明亲缘关系较近。2、家蚕糖代谢相关酶的RNA表达水平分析以“秋丰”活化越年蚕卵为材料进行25℃明催青和17℃暗催青,分别制备滞育命运卵(DD)和非滞育命运卵(ND),并取一部分滞育命运卵在产卵后20 h进行即时浸酸处理(以此为计时起点),得到即时浸酸卵(immediately acid treated eggs,IA)。对3种蚕卵在0、2、6、12、24、48、72和96 h分别取样,-80℃保存备用。利用q RT-PCR技术分别测定3种家蚕卵中与糖代谢相关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磷酸果糖激酶(PFK)、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phosphate Isomerase,TPI)、海藻糖酶(trehalase,TRE)、山梨醇脱氢酶(sorbitol dehydrogenase,SDH)、葡萄糖脱氢酶(glucose dehydrogenase,GCD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PEPCK)这8种酶基因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测定的96 h内,糖酵解相关酶基因Bm HK、Bm PK、Bm PFK、Bm TPI,磷酸戊糖途径相关酶基因Bm GCDH和其他代谢途径相关酶基因Bm SDH、Bm TRE在ND组和IA组中的表达水平普遍高于DD组,糖异生相关酶基因Bm PEPCK在DD组中的表达水平普遍高于ND组和IA组。3、家蚕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分析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3种家蚕卵中与糖代谢相关的HK、PK、PFK、TPI、TRE、SDH、GCDH、PEPCK这8种酶的酶活性。结果显示:在测定的96 h内,糖酵解相关酶Bm HK、Bm PK、Bm PFK、Bm TPI,磷酸戊糖途径相关酶Bm GCDH和其他代谢途径相关酶Bm SDH、Bm TRE在ND组和IA组中的酶活性普遍高于DD组,糖异生相关酶Bm PEPCK在DD组中的酶活性普遍高于ND组和IA组,与RNA水平分析结果一致。4、Bm HK基因结构及胚胎发育早期表达特性分析从NCBI网站查阅到Bm HK基因的4个转录本信息,分别为Bm HK-a、Bm HK-b、Bm HK-c、Bm HK-d。利用4个转录本的特异序列进行引物设计,通过q RT-PCR技术分别测定其在3种蚕卵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在测定的96 h内,各转录本的表达水平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特征,在同一时间点的同种蚕卵中Bm HK-a的表达水平高于其余3个转录本,说明Bm HK-a在Bm HK基因发挥功能方面所起影响作用较大。综上所述,DD组因胚胎滞育的需要,胚胎发育早期卵内糖代谢以能量和物质的贮存为主;而ND组和IA组由于胚胎发育进程较快,糖代谢以物质分解代谢为主。该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家蚕卵内糖代谢与滞育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
模拟氮沉降及凋落物对森林土壤碳氮及其矿化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氮沉降,凋落物,碳矿化,净氮矿化速率,酶活性,团聚体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森林生态系统中植物凋落物是土壤有机质(SOM)的主要来源,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形成土壤有机质,影响土壤物质和能量循环过程。然而土壤SOM库并不是均一的,不同的库对外界条件变化的响应程度各不相同。SOM不同功能库的稳定机理、凋落物分解物质的输入以及土壤矿物结合态组分间的矿化与转化,是参与碳氮循环的重要环节。氮沉降可能改变森林生态系统中碳和氮循环的关键过程,因此,有必要从土壤组分响应凋落物与模拟氮沉降影响角度研究其保持与稳定,有助于理解来自凋落物碳氮在土壤不同组分中的长期保持机理,为应对氮沉降大背景下,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提供科学参考。本试验选择阔叶林(罗浮栲林)、针叶林(杉木林)作为实验样地,设置三个水平的氮(NH4NO3)添加——对照(0 kg/(hm2?a))、低氮(75 kg/(hm2?a))、高氮(150 kg/(hm2?a))。凋落物处理方式有去除凋落物和保留凋落物。野外取样测定碳氮相关指标,从生物和非生物角度分析,探究氮添加和凋落物对土壤碳、氮产生的影响。并对不同处理土壤样品进行物理湿筛分级,得到>250μm、250-53μm、<53μm三个组分和全土一起进行为期63天的矿化培养实验,探究不同土壤组分碳氮矿化差异及原因。结果发现:1)连续12年的模拟氮沉降和凋落物作用后,氮沉降降低针叶林土壤全碳,主要体现在去除凋落物土壤全碳随着氮的添加而显著降低,分析认为与活性碳组分I(LPI-C)和惰性碳(RP-C)、水解碳(HCl-C)的降低有关。从酶的数据分析,β-葡萄糖苷酶(βG)和纤维素水解酶(CBH)活性受到氮沉降的影响较氧化酶大,说明氮添加的影响整体上以微生物分解利用活性碳为主。保留凋落物相比较于去除凋落物均大幅度提高针叶林土壤惰性碳组分,说明凋落物碳在土壤有机碳中的积累主要与惰性碳的增加有关。而HN处理下,保留凋落物促使βG和氧化酶的增加,说明更高水平氮添加,需要满足更多的碳需求。此外,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MBC/MBN)比最高,故加大对土壤惰性碳的激发。阔叶林去凋落物处理有较高的氧化酶活性,但是氮添加对MBC/MBN比的影响不显著;此外阔叶林土壤较高的可溶性碳,有利于提高微生物对碳的利用效率。因此,氮添加对β-葡萄糖苷酶(βG)和纤维素水解酶(CBH)活性影响不显著,故氮添加对阔叶林土壤全碳影响不显著。针叶林土壤去除凋落物后,氮添加降低全氮含量,这可能与活性氮组分I(LPI-N)、酸解铵态氮的降低有关。氮添加含量相同的条件下,凋落物的存在明显增加全氮含量,说明凋落物在土壤氮的保持中起重要作用。氮添加增加了土壤氮有效性,也可能针对不同的酶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去凋落物情况下,LN处理降低了针叶林氨酸氨基肽酶(LAP),但在保留凋落物情况下HN处理对β-N-乙酰胺葡萄糖苷酶(NAG)的影响相反。另一方面,氮添加降低土壤MBN,可能与土壤碳降低有关。因对碳需求的增加,促进微生物对有机氮的矿化而获得更多的碳,进而降低土壤全氮。由于在保留凋落物情况下,相对增加了碳输入,即降低了微生物对土壤氮的分解。去除凋落物情况下,与CK比较,LN处理增加了无机氮含量,HN处理增加铵态氮、水解氨基酸含量。但并没有降低惰性氮库。研究发现,氮添加增加阔叶林土壤NAG,降低LAP,这可能是导致氮添加对阔叶林土壤全氮整体影响不显著的主要原因。与去除凋落物比较,保留凋落物降低土壤LAP活性,即有可能反馈抑制有机氮的水解,从而提高土壤全氮。2)团聚体有机碳矿化与全土变化规律相似,且<53μm组分各处理排放速率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与全土最相似。整体上氮添加降低CO2累积排放量。针叶林中,去除凋落物情况下,与CK相比,HN处理显著降低全土CO2排放量,在组分中表现一致。LN处理则增加,主要表现在<53μm组分CO2排放量的增加,这可能与<53μm组分HCl-C含量的增加有一定关系。阔叶林中,去除凋落物情况下,氮添加对250-53μm组分CO2排放量有显著差异,表现为CK>LN>HN处理。而保留凋落物情况下,氮添加则为相反趋势。全土的变化推测与LPI-C的降低以及水解酶活性(βG、CBH)有关。在去除凋落物情况下,LN处理显著增加了针叶林全土总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主要是<53μm组分的贡献最大,且对该组分氨化和硝化的影响相反。HN处理降低土壤净氨化速率,且与不同组分受氮添加影响差异有关。<53μm组分较高的可溶性有机氮可能是维持较高氨化速率的主要原因,而氮添加没有提高净硝化速率,应该与该组分硝化微生物活性低有关。保留凋落物后发现,相比于CK处理,LN处理显著降低针叶林全土总氮矿化速率和净硝化速率。这表明凋落物在低氮添加处理下抑制了土壤的矿化。阔叶林中,低氮添加显著增加全土净氮矿化速率。保留凋落物对阔叶林土壤氮的影响远大于针叶林,在各组分的表现差异更明显,发现主要与降低了全土和>250μm组分土壤的可溶性有机氮和酸解氨基酸有关。综上所述,亚热带不同林型土壤碳氮对长期氮沉降及凋落物输入的响应不一致,这与其微生物活性导致的矿化速率不一致有关,其组分的响应也不尽相同。本研究结果可为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地力维持及林下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外源瘦素及光周期影响达乌尔黄鼠(Spermophilus dauricus)入眠代谢转变的生化机制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达乌尔黄鼠,瘦素,光周期,酶活性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光周期是自然界中重要的环境因子。冬眠哺乳动物感受到光周期的缩短从而感知冬天的来临,进而在生理上表现出适应性调节准备进入冬眠状态。前期的研究表明光照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达乌尔黄鼠冬眠的启动。此外我们还发现达乌尔黄鼠入眠前,瘦素在血清中达到最高水平,推测高水平的瘦素可能作为一种能量储备充足的信号,启动代谢的转变和入眠。本文以达乌尔黄鼠为研究对象做了三组实验:实验一将育肥前期的动物分两组,分别进行外源瘦素处理(L组)和人工脑脊液对照处理(C组)。室温(25±1℃)处理6天后将动物转入低温房(5℃),6天后取材,检测动物的入眠情况,并测定心肌中丙酮酸脱氢酶的活性,肝脏中糖酵解过程的三种限速酶,丙酮酸激酶、己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活性以及脂肪酸分解代谢的限速酶,肉碱脂酰转移酶1的活性。实验二将育肥后期的动物分三组,进行了外源瘦素处理(L组)、瘦素和瘦素拮抗剂联合处理(LA组)和人工脑脊液对照处理(C组)。三周后将动物转入低温房(5℃),一周后取材,检测了动物的入眠情况,并测定实验一中检测的四种酶的活性。实验三对比两种不同光照条件,光照(12L:12D)和恒黑(0L:24D)对育肥后期黄鼠入眠影响的糖和脂肪代谢酶活性的变化。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 1、在暖温条件下,瘦素处理导致11%的动物进入蛰眠而对照组无动物进入眠。在随后6天的冷环境处理中,瘦素处理组异温比例急剧增加到78%而对照组的异温比例为57%。在一周的冷处理中,瘦素处理诱导了22%的动物冬眠而对照组却没有动物进入冬眠。可见,育肥前期外源瘦素加速了达乌尔黄鼠的异温和入眠进程。与对照组相比,瘦素处理并没有使达乌尔黄鼠肝脏中的PK、HK、PFK和CACT1的活性发生显著变化。这说明瘦素并不通过影响糖脂代谢关键酶的活性来调节动物入眠。 2、 C、L、LA组动物入眠率分别为50%、50%和14.3%,无显著组间差异,这表明此期间内动物减少了对外源瘦素的反应。我们没发现HK活性、PK活性、PFK活性和CACT1活性在三组动物肝脏中有显著差异;合并统计异温黄鼠肝脏中HK活性和PK活性分别降至常温状态的76%和79%,差异显著;心肌中PDH的活性降至常温状态的65%,差异极显著。可见生化层面上酶活性的差异是黄鼠入眠能量代谢发生转变的因素之一。 3、两种光照条件下达乌尔黄鼠肝脏PK、HK、PFK和CACT1的活性并无显著差异;无论有光照还是恒黑条件,出现冬眠状态的达乌尔黄鼠肝脏中CACT1的活性比活跃状态的黄鼠显著增高;心肌及白色脂肪组织中PDH的活性也出现显著差异。这是动物对入眠后机体代谢的主要能源由糖类转变为体脂的适应。
啶虫脒对萼花臂尾轮虫生理生态特征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脒,轮虫,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种群增长,个体大小,摄食,酶活性,CYP基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啶虫脒(acetamiprid)作为一种应用广泛且水溶性佳的杀虫剂,在全球多国水体中存在。植食性的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作为初级消费者在水生态系统中处于关键的位置,被认为是外源污染物通过水体进入食物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毒理学研究中重要的模式生物。因此,本文以萼花臂尾轮虫为受试生物,实验室内研究了啶虫脒对萼花臂尾轮虫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生活史特征、个体大小、摄食行为、消化酶活性和抗氧化解毒酶活性和相关基因的表达)效应。研究主要方法和结果总结如下:在(24±1)℃、无光照、不投喂饵料的条件下,啶虫脒对萼花臂尾轮虫的24-h LC50为1341.915mg/L(95%置信区间为1275.122~1407.180 mg/L)。采用生命表和3天种群增长实验等方法,在(24±1)℃、1.5×106个细胞/m L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条件下,研究了亚致死浓度(0、30、80、130、180、230、280和330 mg/L)啶虫脒对萼花臂尾轮虫生命表统计学参数和种群增长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啶虫脒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种群增长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1),但对世代时间和后代混交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180~33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显著降低(P<0.01);8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净生殖率显著提高(P<0.01),而33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的轮虫净生殖率则相反(P<0.01);8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提高(P<0.05),而230~33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的种群内禀增长率和种群增长率则相反(P<0.05)。在实验设置的啶虫脒浓度范围内,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种群增长率与啶虫脒浓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在监测低浓度啶虫脒的兴奋效应中,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较敏感;在监测高浓度啶虫脒的抑制效应中,生命期望最敏感。采用生命表和种群增长实验方法,在(24±1)℃、1.5×106个细胞/m L斜生栅藻条件下,研究了环境相关浓度(0、0.3、3、30和300 mg/L)啶虫脒对萼花臂尾轮虫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卵大小和摄食的影响。结果显示,啶虫脒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后代混交率、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卵大小、摄食率和滤水率均有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3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显著升高(P<0.05),而30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和后代混交率均显著降低(P<0.05);3和30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种群增长率显著升高(P<0.05),而300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种群增长率显著降低(P<0.01)。300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个体大小和卵大小均显著缩小(P<0.01),30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的个体大小显著缩小(P<0.05)。30 mg/L的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摄食率和滤水率均显著上升(P<0.01),而300 mg/L的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摄食率和滤水率均显著下降(P<0.01)。在实验设置的啶虫脒浓度范围内,轮虫的生命期望、净生殖率、种群内禀增长率、后代混交率、种群增长率、个体大小和卵大小与啶虫脒浓度之间均具有极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1)。在(24±1)℃、无光照、不投喂饵料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0、0.3、3和30 mg/L)啶虫脒对萼花臂尾轮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施毒24h后,啶虫脒对萼花臂尾轮虫淀粉酶、脂肪酶、乙酰胆碱酯酶(ACh 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活性影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3和3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淀粉酶和GST活性均显著上升(P<0.01),且上升程度随着毒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3和30 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脂肪酶活性显著下降(P<0.01),且下降程度随着毒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各处理组中轮虫SOD和CAT活性均显著上升(P<0.05),且上升程度随着毒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各处理组中轮虫ACh E活性均显著下降(P<0.01),且下降程度随着毒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大。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采用SYBR GREEN染料法,以ELFA为内参基因做相对定量检测,研究了不同浓度啶虫脒(0、0.3、3和30 mg/L)对萼花臂尾轮虫28个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啶虫脒浓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的5个CYP基因相对表达量有显著性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0.3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CYP3044B3和CYP3044B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3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CYP3044A7、CYP3044B3和CYP3044B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30mg/L啶虫脒处理组中轮虫CYP3044A7、CYP3049A4、CYP3044B3、CYP3044B6和CYP3044B7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源码码头 ,原文地址:https://bishedaima.com/lunwen/5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