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规划设计应用研究——以成都市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为例
这是一篇关于低影响开发,城市综合公园,雨洪管理,景观设计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许多生态问题中,城市洪涝灾害与径流污染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这些问题已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身安全威胁。在此背景下,通过低影响开发理念与低影响开发措施对城市雨水进行有效管理,解决雨洪问题成为不断发展的趋势。城市综合公园作为城市中大面积绿地,成为城市中解决雨洪问题的突破口,将低影响开发措施与城市绿地结合,将城市绿地转变为调节水资源的海绵体的同时,提升城市景观品质,达到生态、美观、经济等多重效应。本文首先厘清低影响开发与城市综合公园的概念,后对低影响开发的理论、技术进行梳理分析,明确其是一种通过分散、源头式措施生态化、创新型的雨洪管理措施,目前已经形成相对完善的技术措施,且国内外发明了许多水文水力模型用于模拟。基于此总结得出了低影响开发的流程与内容为:根据场地情况设定雨水控制目标,并系统规划设计低影响开发措施布局以及结构,后利用水文水力模型模拟验证和改进,最终确定方案。后对国内外相关低影响开发指导的公园实践进行整理,选择优秀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城市综合公园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中的五个设计要点,作为设计指导运用在翠微湖中央公园设计中。经过理论和实践案例总结得出在低影响开发视角下城市综合公园相应的设计目标、原则、流程、技术以及与景观要素相结合的要点,对设计中所用到的SWMM模型进行相关概述。后以新都区翠微湖中央公园为例,首要原则是城市安全的维护与河道的生态性、安全性保障,以城市公园设计规范为设计依据,实现低影响开发的理念和技术与城市综合公园功能、景观设计结合,合理组合布局低影响开发措施,并与景观和活动结合,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应。根据设计方案进行SWMM模型模拟,针对设计进行公园的雨洪控制和污染物削减效用的模拟,得出低影响开发措施发挥重要效用。通过理论研究、案例分析、设计实践,充分证明低影响开发措施在城市综合公园中的应用对减缓城市雨洪有重要的作用。本论文以期通过此设计方法,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打造城市绿色海绵体,构建功能复合、效益多元的城市公园绿地,将其作为重要的绿色基础设施,有效缓解城市雨洪压力,为海绵城市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呼和浩特市金海路为例
这是一篇关于低影响开发,城市道路景观,景观设计,SWMM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城市道路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城市的交通,是城市建设的框架。过往的道路建设更多关注连通性和工程设计方面,忽视了道路的景观化和生态化。这导致了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道路不透水面积增加,许多城市出现内涝、缺水和污染的问题,并且城市道路运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愈发严重。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引入能够极大加强对道路景观、雨水管控、道路生态化的建设。这对改善城市生态,打造宜居的城市空间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进行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呼和浩特市金海路为例进行探讨,具体研究内容与方法为:(1)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归纳总结法等,探讨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途径。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综述低影响开发理念、城市道路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现状,选取两则国外、一则国内典型的相关案例进行研究,归纳其设计策略和应用要点。分析其原则、目标和与景观要素相结合的设计内容,最终提出结合LID理念的道路景观规划设计的路径。(2)采用实地调研法等,探析呼和浩特市存在的道路景观生态问题,并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规划设计解决策略。查阅资料分析呼和浩特市区域概况,并对呼和浩特市具有代表性的四条功能不同的主干道路进行实地调研,找出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框架探析成果和实地调研存在的问题,从自然要素、景观要素、管理措施三个角度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提出具体策略。主要包括:(1)自然要素方面提出顺应气候条件、尊重地形地貌、调控水文环境、保护绿地植被要素的设计策略;(2)道路景观要素方面从道路本体、植物、道路附属设施、建筑优化、水体等五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3)管理措施方面提出低影响开发过程中环境保护的策略,包括施工、运营、道路交通、管理四个方面。(3)采用实例论证法、模型定量分析法,将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于呼和浩特市金海路,并使用SWMM软件模拟验证设计策略的应用对水环境改善的效用。在对其进行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道路景观设计改造和低影响开发措施方案,最后使用SWMM软件,将使用低影响开发设施前后的雨水径流和污染物进行量化模拟验证,利用图表数据说明低影响开发措施在改善水环境方面的效用。研究得出通过景观规划设计的手段,结合低影响开发理念改善道路水环境问题、提升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路径、措施方法,总结提炼相应的设计策略,提出不同功能区段市政道路景观设计的解决方法。在针对金海路的道路景观设计中,SWMM模型验证显示,设计策略可行。本研究可以为在低影响开发理念指导下城市道路景观建设提供策略性参考,能够为北方干旱地区开展低影响开发道路景观设计与改造提供借鉴。
低影响开发理念下青岛虹字河季节性河流景观设计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低影响开发,景观艺术设计,城市季节性河流,滨水景观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当前,我国正面临着人口加速涌入城市中心、城市体量几何化膨胀、城市生态日趋恶化等诸多严重症候,其中,城市水环境的安全隐患的尤为突出。在过去中国经济、社会、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时间中,我国大多数城市河流在防洪防涝、排污清淤等方面倾向于利用硬质基础设施,形成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致使城市河流水生态遭到严重破坏、河流及周边绿地环境恶化、河流日渐丧失其本位功能。我国北方季节性河流受温带季风性气候影响,年际降雨量变化显著,季节分布不均令夏季频发洪涝灾害,冬季面临因断流引发的严重水污染。过度的人为介入环境也致使诸多常流河转变为季节性河流,城市发展与河流环境间的矛盾不断加剧。低影响开发理念是一种通过分散控制源头、采取小规模设计和管理策略来控制暴雨径流和污染的控制治理方法,这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河流管理和开发设计方案。本文旨在通过引入低影响开发理念相关概念、内涵、技术手段的基础上,剖析季节性河流所遇到的具体问题,综合相关国内外优秀案例的分析整理,在设计学方法和低影响开发理念的指导下提出城市季节性河流景观综合性设计理论构架与实施策略,运用景观设计手法实现对城市季节性河流水安全、生态改善、景观提升、文化赋能等多角度的设计治理提供理论探索和实践支撑。本文以国家第二批海绵试点城市青岛城阳区虹字河为载体,通过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景观设计学的指导采取防涝控污、水生态提升等多项措施,解决满足河流水生态健康、径流量安全平稳等“水问题”,针对区域范围内同时以海绵城市建设的几种方式结合景观节点设计打造满足城市居民日常休闲、娱乐生活要求的富有活力的开放活动景观空间,树立市民的区域自豪感,为游客带来正面的地域形象,生成城市与河流、河流与居民之间内在的、独特的共存格局。最后通过景观效益评价对景观空间设计进行评级,运用容积法测算场地在设计后能否达到低影响开发既定要求,以此验证实践成果并制定可持续管护的方案,令场地可持续发挥景观生态功能。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红河县作夫村水景观生态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低影响开发,水景观,生态设计,作夫村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红河县作夫村内复杂的地形环境和独特的民族文化,造就了当地多元的生态智慧。其中,村落与水源的联动贯穿了村寨的演进。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村落的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逐渐显露,并表现为建设用地冲击自然环境、地方特征消失、传统空间衰败、生态和谐的发展模式淡化。基于此,本研究选取红河县哈尼第一村“作夫村”为研究对象,将村落水系功能提升与乡土性水景观营造相结合,立足实际、发掘传统民族智慧、融合现代低影响开发技术,探讨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态化设计策略。首先对低影响开发理念的原理、核心理念、关键技术总结归纳,为村落水景观生态化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对作夫村森林、村寨、梯田三大生态系统进行深入调研,提炼并剖析作夫村所蕴涵的“低影响”特点及经验智慧,进一步验证低影响开发理念引入作夫村的优势;最后结合红河县作夫村进行了具体实践,基于村落现状分析,从确定设计目标、生态安全格局的宏观控制、村落空间环境水景观生态优化的中观引导、水景观节点营造的微观建设三个方面提出具体的设计策略。本研究对低影响开发理论、红河县作夫村地域环境、文化生境的梳理,证实低影响开发理念与红河县作夫村“森水寨田”四素同构的景观格局有契合性,提出利用低影响开发的科学理念运用至村落规划设计的可行性方案,通过源头减排、中端传输、末端调蓄三个阶段实现作夫村水系“渗、蓄、滞、净、排、用”的功能目标,顺应乡村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趋势。
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低影响开发,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雨水管理,白鹤公园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城市内涝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低影响开发理念(Low Impact Development,LID)旨在通过源头分散的措施,维持和保护场地自然水文功能,缓解雨洪问题。城市公园是实施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重要场所,但传统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往往只注重景观效果和历史文化的展现,忽略了雨水管理和利用的功能。为了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城市公园的雨水管理和利用功能,本研究以低影响开发理念为指导,从理论、案例和实践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探讨。首先,本研究阐述了低影响开发的概念、理论和技术,指出基于LID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应在规划之初就考虑优化下垫面类型、改良土壤结构、恢复植物多样性和丰富场地地形,以实现总流量控制、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和雨水资源利用等为目标。并且总结了低影响开发技术的构成、功能特点和适用条件,如雨水花园、植草沟、调蓄水池等,提出了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应根据源头收集、中端传输净化和末端储存三个阶段选择相应的低影响开发技术。其次,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基于LID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优秀案例,提炼出城市综合公园进行低影响开发设计的五个要点,并结合LID理念的相关理论研究,提出了基于LID理念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其中,原则包括功能性、生态保护、系统整合、因地制宜和以人为本等原则;方法包括地形、水体、广场和园路、土壤和植物等方法。最后,本研究将上述原则和方法应用于武安白鹤公园规划设计的具体实践中,结合景观和使用者活动,使改造后的城市公园在保留现有功能的基础上能够有效管理雨水,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实现功能与美观的双重效果。
基于SWMM的东南沿海感潮河网城区LID雨水控制技术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感潮地区,内涝防治,低影响开发,SWMM,GIS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国内城市在遭遇暴雨时的积水内涝情况愈发严重,究其原因,是由于城市下垫面硬化程度不断提高,产生了城市雨岛效应,地表产汇流过程畸变,而城市的雨水管网建设却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的进程,管网设计标准偏低,排水能力不足。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应落实海绵城市建设、LID雨水系统的构建,采用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处理的方法防治内涝灾害。东南沿海台风多发,感潮河网城区由于受台风暴雨和潮水顶托双重影响,积水内涝往往比其他普通地区更为严重。泉州市的蟳埔社区是典型的感潮地区,治理内涝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通过二次开发Arc GIS,辅助SWMM对该区域进行建模,评估现状管网排水防涝性能,改造瓶颈管段,探究感潮地区的LID雨水控制模式,提出针对潮水顶托的内涝治理方案。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梳理SWMM计算原理与GIS技术,提出基于GIS二次开发的SWMM建模方法。以研究区域的建模过程为例,归纳总结使用Arc GIS概化研究区域的步骤,并采用VB.net语言二次开发Map Win GIS组件,研发数据转换软件GES和自动计算子汇水分区特征宽度的功能,显著提高了模型构建的效率和精准度。(2)基于AHP和栅格水深算法构建排水节点积涝危害评估方案,在六种设计降雨情景和雨潮双峰重合的实测降雨情景下分析管网排水防涝性能。结果表明,现状管网的设计重现期不足,有44%的管渠排水能力不足2年重现期,主要集中于管网上游;管网汇流的雨水体积加上倒灌入的潮水体积大于管网的承载体积后,低洼区域的检查井会出现雨水溢流甚至潮水倒溢现象,造成城市严重的内涝灾害。对5YS272-277等82条瓶颈管段进行扩大管径改造,作为后续LID布设的基础。(3)确定LID雨水控制目标,根据LID特征比选出适合研究区域的LID设施,在六种设计降雨下分析单一LID设施作用下的径流控制效果及内因。根据LID特点设计针对性的LID组合布设方案,对比各方案的地表水文效果和管网排涝能力,基于AHP考虑雨水控制、景观、经济指标,得出最优方案。(4)在雨潮双峰重合的实测降雨情境下分析LID最优方案,结果表明,LID滞蓄作用能明显推迟洪峰,与潮峰错开,虽无法处理潮水倒灌,但能有效削减被顶托的雨水径流量,减少管网的超载和积水问题。针对潮水顶托下积涝特点,在LID最优方案的基础上,在5YS723等四个排放口增设防潮阀,在检查井5YS718附近增设雨水调蓄泵站,可以满足排涝要求。根据LID理念中的“渗滞蓄排”方针,可以实现感潮地区源头减排、中途控制、输送增强、末端调蓄、堵截潮水的综合LID雨水控制。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三门峡虢国公园景观改造
这是一篇关于虢国公园,城市公园,低影响开发,景观改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城市硬化面积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地表雨水的自然下渗,导致城市内涝频发、行洪不畅等水循环问题,作为目前海绵城市积极推行的天然海绵体——城市公园,具有集渗、滞、蓄、净、用、排于一体的生态功能,在城市水循环利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低影响开发是海绵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原则。本文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对三门峡虢国公园进行景观改造提升,期望减少地表径流,缓解城市内涝、降低雨水污染等问题。研究结果如下:1.借助知识图谱可视化技术,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外低影响开发的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与分析,获知美国、日本等国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雨水管理体系,“径流控制”、“多目标优化”、“海绵校园”是未来低影响开发研究的热点。2.对国内外经典案例分析,提取自然排水法、高差设计法、线性叙事法并应用到三门峡虢国公园排水系统改造中。3.调查三门峡虢国公园现状基础上,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规划设计了虢国公园景观改造的总体效果。包括“文化追忆—思考—教育—行动”一个设计主题,“追续—归思—畅然—智慧—践行”五个故事分区,“一轴、一环、七区、多点”一个景观结构,“追续亭、变迁广场、瞻古廊”等多个景观节点,并给出净滞结合、多层级净化、蓄用结合的建议。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毕业设计工坊 ,原文地址:https://bishedaima.com/lunwen/4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