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寄主植物对落叶松尺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性激素初探
这是一篇关于落叶松尺蠖,生物学,温度,寄主植物,性激素,EAG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落叶松尺蠖Erannis ankeraria Staudinger是林业上重要害虫,分布于我国大部及国外部分地区,给林业上造成重要经济损失。本文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的方法研究了落叶松尺蠖生物学特性、温度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对成虫性激素进行初步研究、并比较落叶松尺蠖两种主要寄主植物落叶松类的华北落叶松和栎类的辽东栎对幼虫发育历期和蛹重的影响。结果表明: 1.在乌兰察布市落叶松尺蠖1年1代,以卵越冬,越冬卵在翌年4月下旬、5月上旬孵化,6月中下旬开始入土化蛹,成虫于9月初羽化、产卵。在温度为20℃,RH=70%的条件下,落叶松尺蠖幼虫期19.96±0.86d,预蛹期3.93±0.95d,蛹期108.43±13.17d。蛹分布于树干基部30-90cm范围内,深度4-8cm。雄虫在6:00-8:00及12:00-16:00羽化,早于雌性,雌虫在20:00-24:00羽化,羽化若干小时后可交尾,交配持续时间20-260min,可多次交尾。温度和交尾对成虫的寿命及产卵量影响显著,20℃下交尾雌虫寿命为5.56±1.47d,雄虫为3.95±0.95d,产卵量为162.17±69.99粒,不交尾雌性为8.03±2.90d,雄性为4.38±1.59d,产卵量为164.09±81.30粒,但卵不能孵化;15℃条件下不交尾雌雄寿命分别为14.48-6.67d,6.64±1.76d,产卵量为145.71±76.83粒。 2.温度对落叶松尺蠖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和存活率影响显著。在19-29℃范围内,越冬卵都能正常孵化,在31℃下卵的孵化率为0;不同温度对各龄幼虫的存活率、化蛹率及羽化率影响不同,15-29℃下都能完成幼虫期并化蛹,其中以19℃下最好,蛹的适宜温度为15℃;在25℃条件下,幼虫和预蛹发育速率最快。落叶松尺蠖各龄幼虫发育速率与温度呈二次回归关系,显著相关。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落叶松尺蠖1-5龄幼虫、幼虫期和预蛹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3.53℃、4.78℃、5.47℃、5.77℃、11.82℃、4.28℃、5.59℃,有效积温依次为107.90、60.47、64.87、74.84、138.77、459.77、86.72日·度。温度对蛹重、产卵量、产卵节律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落叶松尺蠖雌雄虫发育历期差异显著,雄虫比雌虫先羽化,为雄性先熟种类。 3.华北落叶松和辽东栎两种寄主植物下落叶松尺蠖完成幼虫阶段的历期分别为17.63士1.54d和17.31士1.12d,两者差异不显著;但饲喂辽东栎高于饲喂华北落叶松的蛹重,分别为0.1385±0.0272g和0.1206±0.0259g,两者差异显著。 4.落叶松尺蠖雌虫性腺的可能部位为腹部8-9节;雄虫EAG反应活性结果与其日龄存在相关,随着日龄的增加活性降低。
秦巴山区核桃林及其林下种植模式土壤有机碳氮矿化特征
这是一篇关于核桃,土壤,碳矿化,氮矿化,温度,水分,凋落物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土壤有机碳(SOC)矿化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土壤二氧化碳排放密切相关;土壤氮素矿化作为氮素内循环的重要环节之一,也显著影响了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核桃(Juglans regia)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秦巴山区经济发展的大力扶持,核桃种植已逐渐成为当地山区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而核桃林下种植由于其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得到了积极推广。目前关于核桃林下种植土壤有机碳和氮矿化特征鲜见报道。明晰核桃林下不同种植模式SOC矿化动态,了解土壤氮矿化对水热变化及凋落物添加的响应规律,对于评估土壤生态效益与供氮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以秦巴山区核桃不同林下种植模式0~20 cm和20~40 cm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恒温培养的方法,研究各样地SOC矿化速率及矿化量,分析土壤SOC矿化动态;利用双因素试验设计,探究不同湿度(20%、40%、60%和80%田间持水量(FWC))和温度(5℃、15℃、25℃和35℃)对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分析湿度和温度对各土壤氮素矿化的关系;采用室内培养法,分析在25℃、60%FWC和添加不同凋落物条件下,土壤氮素矿化能力的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28 d的培养中,0~20 cm土层SOC速率与SOC累积矿化量高于20~40cm土层。SOC累积矿化量在培养前期快速下降,在后期呈现逐渐平稳的趋势;通过一级动力学方程对SOC矿化过程进行独立拟合,SOC矿化能力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核桃+芍药>荒草地>核桃+马铃薯>核桃+大豆>茶树纯林>核桃纯林>核桃+益母草>核桃+番薯>核桃+黄精>核桃+白术>核桃+生姜>马尾松纯林;SOC矿化量与SOC、硝态氮含量和蔗糖酶活性呈显著相关(P<0.05)。(2)土壤净氮矿化速率受水分与温度影响显著,随着含水量和温度的升高,表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现象,在60%FWC和25℃处理下土壤净氮矿化速率表现出最大值。水分和温度对土壤的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以及净氮矿化速率影响均呈极显著(P<0.01),且两者的交互作用也对土壤的净氨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的影响显著。拟合各样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y3)与土壤水分含量(x1)和温度(x2)的二元二次回归方程,可以计算出在最适水热组合下净氮矿化速率获得最大值的为核桃林,且高于马尾松林与茶树林。(3)添加凋落物能显著提高土壤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和净氮矿化速率,添加不同类型凋落物的提升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且随添加凋落物量增大而增大。混合凋落物添加处理中添加茶树凋落物表现最优,添加马尾松凋落物表现最差。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土壤净氮矿化速率与添加凋落物的全N呈正相关,与纤维素、C/N、木质素/N呈显著负相关(P<0.05)。综上所述,从提高土壤肥力角度出发,与茶树纯林和马尾松纯林相比,核桃纯林具有更强的土壤氮矿化作用。在对核桃林下种植模式的选择中,核桃+生姜SOC矿化能力最低,生态效益最好。因此,合理选择核桃+生姜林下种植模式,有利于应对土壤肥力低下和森林碳排放较高等问题。
哈密市观光型日光温室冬季温光测定及性能分析
这是一篇关于日光温室,水平方向,冬季,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目的】哈密地区冬季寒冷、低空气层稳定,冬季极端最低气温-32℃,大气透明度好,云量遮蔽少,光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设施农业生产反季节蔬菜。传统的日光温室普遍存在造价高、土地利用率低,空间小和不适合机械化操作等问题,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型HM-120-55tw日光温室被开发利用。本试验以哈密市新型HM-120-55tw“大跨度、高后墙、长后坡”砖混观光型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从立冬到立春进行温光性能测定与性能分析,为满足日光温室内喜温蔬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获得最大的生产效益以及日光温室设计、建造、环境调控和作物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于2017年11月7日(立冬)到2018年2月4日(立春),试验过程中使用精创Elitech RC-4系列温度记录仪、精创Elitech RC-4hc系列温湿度记录仪和希玛AS803数位式照度计对日光温室冬季的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性能参数进行自动记录(照度为人工记录),通过自带软件导出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1)观光型日光温室内水平方向上温度,在2017年11月7日至2018年2月4日期间表现为:日光温室内11月平均气温最高,12月平均气温最低。温室内平均气温为18.68℃,夜间平均最低气温在15℃以上,最大温差为30℃。平均气温表现为:晴天大于阴天;日光温室水平气温变化幅度较小,两边山墙温度低,中间温度高;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室内的温度都随着室外温度的起伏变化而变化,且呈正相关关系;夜间温室内各个区域温度变化较小。2)观光型日光温室内水平方向上湿度在2017年11月7日-2018年2月4日期间平均相对湿度为70.5%,温室内相对湿度普遍偏高,夜间相对湿度变化趋于稳定,阴天室内外相对湿度均高于晴天室内相对湿度。3)观光型日光温室内水平方向上平均光照为14230.71lx,2月份光照最强为19676.94lx,12月份光照最弱为12424.13lx。温室内光照强度分布如下:东山墙<1/4东山墙<2/4东山墙<3/4东山墙;后墙<1/4后墙<2/4后墙<3/4后墙。不同空间透光率大小如下:东山墙<1/4长度处<2/4长度处<3/4长度处;后墙<1/4跨度处<2/4跨度处<3/4跨度出;三面墙体的透光率大小为:后墙<东山墙<西山墙,后墙透光率最小,透光量最少,即表现为“西强东弱,南强北弱”的特点,其最大光照强度在距东墙1/4长度,距后墙3/4跨度处,最小光照强度在距离东墙1/4长度,距离后墙1/4跨度处。4)观光型日光温室内5cm平均地温为19.69℃,最高地温为27.9℃,最低地温为11.3℃;10cm平均地温19.80℃,最高地温25.8℃,最低地温10.7℃;15cm平均地温19.47℃,最高地温23.1℃,最低地温10.7℃。11月份地温最高,12月份地温最低。晴天条件下5cm、10cm土温与室温呈显著相关,15cm土温与室温呈正相关关系。阴天0-15cm土层与室温呈极显著相关,土壤温度随室温的变化而变化。阴天的地温受室温影响最大;晴天的地温除了受室温影响以外,室外光照对它的影响较大。土层深度越深,地温变化幅度越小,与上层土层相比,最高温度越低温度提升越慢。【结论】哈密市新型HM-120-55tw“大跨度、高后墙、长后坡”砖混观光型日光温室,深冬季节平均气温在18.68℃,夜间平均气温在15℃,最低气温为8.6℃,最高气温为36.3℃;光照强度冬季平均光照在14230.71lx,最弱为12424.13lx,平均日照为8个半小时;平均透光率为68.59%,最高能达到90%以上;温室内平均空气湿度为70.5%;5cm土层平均地温为19.69℃,10cm土层平均地温为19.80℃,15cm土层平均地温为19.47℃。日光温室在不加温条件下,温室内的温光性能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喜温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相较于传统的日光温室具有保温性强、透光性好、现代化水平高、可机械性强、调控性好、运行成本低等特点,因此在哈密市可全面推广应用。
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故障监测系统设计
这是一篇关于轴箱轴承,监测,共振解调,温度,STM32,RT-Thread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的加长,高速动车组已成为国民出行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列车运行速度要求越来越高,高速状态下列车的运行安全就显得更加重要了。因此,为了保证列车运行安全,需要对列车轴箱轴承进行实时监测。本文结合共振解调法与SPM法,利用冲击振动与温度参数对轴承进行监控,设计了一套高速动车组轴箱轴承故障监测系统,实现了对轴箱轴承故障的实时监测。本文首先分析了监测系统检测轴承故障的原理,并根据系统需求,完成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硬件设计方案以及软件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方案,本文详细介绍了监测系统的软、硬件设计过程。硬件设计方面,在Altium Designer环境中完成了系统原理图和PCB的设计,其中主要包括:STM32最小系统、供电电路、温度采集电路、共振解调电路、存储电路、通信电路等。并利用Multisim软件对共振解调电路进行了仿真,验证了电路的可行性。软件设计方面,完成了RT-Thread操作系统在STM32上的移植,设计了系统Bootloader程序以及应用程序。应用程序主要包括:系统自检、CAN通信、以太网组播通信、温度采集诊断、冲击采集诊断、数据存储等。最后,对监测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监测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工作正常。同时,为了验证监测系统能否准确识别到轴承故障,本文利用正常轴承与故障轴承进行了整车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正确诊断出轴承故障类型。
基于可旋转式压缩机的疫苗运输便携式冷藏箱设计与监控
这是一篇关于疫苗运输,温度,冷藏箱,可旋转,监控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疫苗及部分医药用品的存储和运输是一个积重难返的问题。自2019年12月16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首先暴发后,关于疫情的一切消息都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而接种新冠疫苗是现有主动防疫的主要手段,因此解决好关于新冠疫苗的一切问题成为疫情防控下一项非常重要的民生保障措施。新冠疫苗属于RNA生物产品,它的生产、运输和存储条件都是非常严格的。而控制合适的温度是疫苗制品冷链物流中至关重要的条件因素,过高的温度或者过低的温度都将会影响疫苗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方面,制冷系统的心脏——压缩机,一旦大幅度倾斜,整个制冷系统就会停止运行,为了保证物品冷链运输过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一些特殊的医疗用品和商业用品,例如疫苗、器官和部分生鲜,不得不放弃压缩机制冷的方法,而采用传统的干冰制冷运输。虽然干冰运输在短时间内能够满足一定的运输条件,但是长时间下温度的不可控性和运输过程中监控的不确定性,成为目前冷链运输的一大难题。另一方面,我国冷链物流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主要还是表现在运输和冷藏过程,与发达国家先进冷链运输监控技术管理模式存在较大差距。运输疫苗的冷藏箱作为冷链物流中最关键的一环,如何保障并且控制疫苗在冷藏箱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以及能够实时监测冷藏箱运输环境,从而预防影响疫苗不可逆转的因素产生,是疫苗冷链运输环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主要针对疫苗冷藏箱制冷技术上的问题,并对监控系统加以完善和补充,采用一款360°可旋转式无油压缩机,设计一套用于疫苗冷链运输的制冷系统,主要工作有:1.计算和优化制冷系统不同状态点的参数。2.设计蒸发器、冷凝器、毛细管和其他制冷部件。3.制冷系统整体仿真。4.设计冷藏箱监控系统及平台,主要包含温湿度监测、GPS定位、报警模块、冷藏箱盖开关次数监测模块和SD卡存储模块等。通过实验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1.冷藏箱采用电池供电,在运输过程中可360°倒置,完成了冷链运输上突破性的创新。2.适用于各种环境,满足不同医用品对冷藏的要求,冷藏箱体积小、重量轻、制冷效率高。3.冷藏箱监控系统的设计思路解决了疫苗运输过程中对疫苗环境数据的可读性和可操控性问题,保证了疫苗的效力。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代码港湾 ,原文地址:https://bishedaima.com/lunwen/47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