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javaServlet和MySQL实现的选课系统

基于SpringBoot+Bootstrap+MySQL的高并发选课系统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主要解决在高校选课场景下,保证选课系统在大量读写压力下不宕机

本文包含相关资料包-----> 点击直达获取<-------

基于SpringBoot+Bootstrap+MySQL的高并发选课系统

一、项目简介

本项目主要解决在高校选课场景下,保证选课系统在大量读写压力下不宕机,以及选课时尽可能提高选课QPS,给学生一个良好的选课体验,完成上述功能同时保证选课安全

二、运行效果图

其他效果图请到image文件夹中查看。

三、技术选型

  • 前端 :Bootstrap、JQuery、Thymeleaf

  • 后端 :SpringBoot、Shiro、JPA、Caffeine

  • 中间件 :Redis、RabbitMQ、Druid

  • 数据库 :MySQL

四、优化思路

4.1 页面查看

解决思路:从Redis缓存中查看数据,减少数据库访问

从数据可见性角度来讲,分为对所有人可见的公有信息,和只有自己可见的私有信息

4.1.1 公有信息

不变动

必修课课程表中的数据是不变动,一般展现的是该专业学生本学期所必选的的课程信息,这类信息不发生变动,缓存到Redis中,缓存时间为一天。

变动

  • 必修课课程一般对应好几个授课计划,以高数来讲,这个课可能会对应好几个授课教师以及好几个时段的授课计划,但这类必修课授课计划学校一般会为学生预选,只有少部分学生因不满意授课时段或授课老师会去退课并重新选课,所以这类数据变动频率小,Redis缓存一分钟

  • 选修课授课计划一般是一个课程对应一个授课计划,因为是选修课,所以学校不为学生预选,需要学生自己选,所以这块并发压力大,数据变化频繁,Redis缓存一分钟

缺点

学生看到的课程余量存在延迟,可能已经选完了,但列表上还显示有课,因此会在学生第一次进入选课页面提醒学生数据有延迟。

特有优化

数据库在加载授课计划信息时,只会加载有余量的课程。

4.1.2 私有信息

不变动

考试查询和成绩查询,这类数据不会发生变动,学生看个几次就不会再看了,Redis缓存30分钟。

变动

选课结果,在选课初期学生可能频繁查看选课结果,Redis缓存30分钟。

特有优化

选课结果按时间降序排序,优先展示最新选的课程。

4.2 登陆

学生可能多次登陆系统,第一次登陆时将学生信息加载进Redis,减少后续登陆时对数据库的访问。

通过单例模式构建全局唯一类,根据sessionID保存学生学号,供后续使用。

4.3 选课

此功能为整个系统的重点优化之处 ,主要分为两大步骤,选课安全验证和执行选课操作。

4.3.1 选课安全验证

  • IP限流,每分钟可以访问三次,与学号绑定,通过Redis实现: java Integer sno = StudentIDUtils.getStudentIDFromMap(); Integer count = (Integer) redisService.get("ip-", String.valueOf(sno)); if (count == null) { //一分钟内可以访问三次 redisService.set("ip-", String.valueOf(sno), 1, 1, TimeUnit.MINUTES); }else if (count < 3){ redisService.incr("ip-"+sno, 1); }else { throw new GlobalException(CodeMsg.COUNT_OVER); }

  • 判断是否存在该课程,从Redis中查看

  • 判断是否在规定选课时限范围内,从Redis中查看

  • 若满足上述步骤,根据课程号生成其md5值,暴露秒杀地址

  • 执行选课操作时验证秒杀地址是否正确

4.3.2 执行选课操作

  • 通过本地标记判断是否有余量,若有,执行后续

  • 判断是否重选,通过查看Redis是否有对应缓存来实现

  • 判断上课时间是否冲突,构造冲突判断算法,遍历Redis中已选课程进行验证

  • 库存预减,当库存为0时,将该授课计划添加到本地缓存中,本地缓存通过Caffeine构建 java Long num = redisService.hdecr("forPlanCount", String.valueOf(pno), 1); if(num < 0){ //没余量,写入本地缓存中 caffeineCache.put(pno, true); throw new GlobalException(CodeMsg.PlAN_OVER); }

  • 选课请求压入MQ,异步执行,流量削峰,消费端消费选课信息,将结果写入数据库,结果写入数据库这一步采用事务机制,先插入结果,后减余量,减少事务期间锁持有时间,优化数据库读写性能

  • 返回执行成功标识,但结果需要到选课查询页面确认

4.3.3 预加载

java @Service public class ChooseServiceImpl implements ChooseService, InitializingBean { @Override public void afterPropertiesSet() throws Exception { //预加载相关操作 } }

通过上述代码所示,Spring在生成Bean初期,会将选课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加载到Redis中。

4.3.4 超选

java //选课 @Modifying @Query("update PlanEntity p set p.num = p.num-1 where p.pno =?1 and p.num > 0") Integer reduceNumByPno(Integer pno);

4.4 退课

  • 到Redis中查看是否存在该条选课记录

  • 删除该条选课记录,对应授课计划余量加一(事务,减少锁持有时间)

  • 修改Redis中对应数据,余量加一,删除掉该条选课记录

  • 返回退课成功标识

4.5 其他优化点

  • 安全相关 :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密码和选课链接都经过了MD5加密,对应MD5值的生成经过了两次加盐

  • 数据库操作 :引入Druid数据库连接池,提升对数据库的操作性能

五、压力测试

  • 测试内容 :选课QPS

  • 测试技术 :Jmeter

  • 测试环境 :MacBook Pro2018,JDK1.8,Jmeter 5.3

  • 测试计划 :理想状态下(余量充足,不存在重复选课,上课时间不冲突等),同时执行5000个线程(模仿5000个同学),选同一节课,看选课执行情况

  • 测试方案

  • 利用mysql存储过程生成5000个学生学号,并将数据导出为cvs格式,供Jmeter使用

```mysql delimiter // create procedure createSno () begin declare i int; set i = 1; while i <= 5000 do insert into testData values(i); set i = i + 1; end while; end // delimiter ;

call createSno(); ```

  1. 使用Jmeter图形化界面生成测试方案,验证测试方案可行性

  1. 使用Jmeter命令行压测(图形化界面仅用来做验证,并不适合高负载压测),执行5次,查看结果

jmeter -n -t [xuanke.jmx,测试文件] -l [xuanke.txt,结果输出] -e -o [/test,web输出]

压测结果说明

多次压测后得出来的平均选课qps为500出头,读页面的平均选课qps为900多。

备注:为了简化测试,测试时修改了部分代码,主要是去除url校验和写死pno

参考文献

  • 基于.NET的高校选课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中国海洋大学·郭峰)
  • 基于B/S模式的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天津大学·王鑫)
  • 基于J2EE的远程网络教育系统研究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陈南荪)
  • 基于B/S模式的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天津大学·王鑫)
  • 基于B/S结构的网络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黑龙江大学·陈天凯)
  • 基于ASP.NET+SQL的公共选修课网上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唐志文)
  • 少年宫课外学习选课系统软件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黄涛)
  • 基于SSH架构的高校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黑龙江大学·于虹博)
  • 高校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河北科技大学·马乾乾)
  • 基于Web的高校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谢慧萍)
  • 基于Java与Web模式的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华东师范大学·王洪龄)
  • 基于B/S模式的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天津大学·王鑫)
  • 新疆财经大学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阿孜古丽)
  • 基于.NET的高校选课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中国海洋大学·郭峰)
  • 成人教育综合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电子科技大学·伍家卫)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毕设项目助手 ,原文地址:https://bishedaima.com/yuanma/3545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