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莓组培苗移栽技术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树莓,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生长发育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树莓(Rubus idaeus)属于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为多年生亚灌木类落叶果树,果实营养价值高,是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健康小浆果。近年来我国树莓种植面积在逐年增加,种苗供不应求。组培快繁是树莓繁殖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树莓组培苗移栽存在成活率低、管理难等问题。本试验以沈阳农业大学树莓课题组筛选出的优系‘R’号树莓的瓶内生根组培苗为试材,通过对树莓组培苗移栽前炼苗时间、移栽深度、遮荫度、遮荫天数、移栽基质、叶面肥管理、移栽时期等关键技术研究,优化树莓组培苗的整套移栽技术,为树莓的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树莓组培苗在不同炼苗天数下的移栽成活率存在差异,成活率从高到低排序为炼苗2 d>炼苗3 d>炼苗4 d>炼苗1 d>炼苗5 d>炼苗0 d。炼苗2 d时最适合树莓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为67.82%。树莓组培苗在不同移栽深度下的移栽成活率存在差异,成活率从高到低排序为移栽深度1 cm>移栽深度0.5 cm>移栽深度1.5 cm。树莓组培苗移栽深度为1 cm时最适宜移栽,成活率为69.44%。树莓组培苗在不同遮荫处理下的移栽成活率存在差异,不同遮荫度下树莓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排序为盖一层遮阳网>盖两层遮阳网>不盖遮阳网,树莓组培苗移栽后盖一层遮阳网最适宜,成活率为72.22%;不同遮荫天数下树莓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排序为遮荫10 d>遮荫15 d>遮荫5 d>遮荫0d,树莓组培苗移栽后遮荫10 d最适宜,成活率为75.23%。(2)树莓组培苗在10种不同的基质中移栽生长存在差异,其中采用A9基质(泥炭:珍珠岩:沙子=4:3:3)移栽时,树莓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最高,为93.05%,植株生长最好。树莓组培苗在A9基质中生长,在茎粗(1.03 mm)、叶柄长度(1.77 cm)、最大叶面积(3.89 cm2)、根系发育、生物量积累、壮苗指数(0.041)、可溶性糖含量(0.79%)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泥炭:珍珠岩:沙子=4:3:3是10种基质中最佳的移栽基质。(3)喷施氮磷肥都能促进移栽树莓组培苗的生长。其中喷施0.4%尿素促进移栽树莓组培苗生长的效果最佳,在株高(5.85 cm)、最大叶面积(6.70 cm2)、根总长度(522.34cm)、根交叉数(569.44个)、生物量积累、壮苗指数(0.096)、叶绿素含量(15.83)、可溶性糖含量(1.16%)、可溶性蛋白质含量(0.93 mg/g)方面均表现为最大值。(4)树莓组培苗在春季和秋季移栽时成活率最高,达到95.14%和93.06%,尤其是在春季移栽时,树莓组培苗生长状况最好,植株健壮,在茎、叶、根生长方面存在优势。春季移栽的树莓组培苗50 d时,在株高(6.54 cm)、叶片数(11.67)、叶柄长度(2.72cm)、最大叶面积(8.05 cm2)、根系发育、生物量积累、可溶性糖含量(1.23%)、可溶性蛋白质含量(0.99 mg/g)方面表现最为突出。春季是树莓组培苗最适宜的移栽季节。
人工饲养条件下极北鲵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极北鲵,人工饲养,生长发育,陆地生活期饲养,无冬眠饲养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进行充分的野外调研和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饲养试验前期准备基础上,开展对人工饲养条件下极北鲵蝌蚪期生长发育规律、极北鲵陆地生活期生长发育规律和极北鲵无冬眠饲养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利用Excel2010和SPSS 23.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在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进行野外调研和试验前期准备。第二部分是在2016年4月至2016年7月,开展极北鲵蝌蚪期人工饲养试验,记录各组极北鲵蝌蚪在各饲养周期的体重、全长、存活率和变态率,对各饲养周期间和各分组间的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第三部分是在2016年8月至2016年9月,开展极北鲵陆地生活期饲养试验,记录极北鲵幼体和成体在各饲养周期的体重、全长、体长和尾长,对各饲养周期间和各分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第四部分是在2016年10月至2016年12月,展开极北鲵无冬眠饲养试验,记录极北鲵幼体和成体在各饲养周期的体重、全长、体长和尾长,对各饲养周期间和各分组间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如下:1)极北鲵蝌蚪期人工饲养生长发育规律极北鲵在蝌蚪期的生长发育与天敌密度呈负相关,在人为将黑龙江林蛙蝌蚪作为极北鲵蝌蚪唯一天敌的情况下,天敌比例为25.0%时影响不显著;天敌比例为50.0%时影响显著;天敌比例为75.0%时影响极显著。极北鲵蝌蚪40日龄后,因天敌逐渐变态,对极北鲵蝌蚪影响的强度逐渐减弱。天敌对极北鲵蝌蚪捕食造成对其存活率降低的影响是不可逆的,同时还造成极北鲵蝌蚪变态期的延后。2)极北鲵陆地生活期饲养生长发育规律幼体期是极北鲵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体重、全长、体长和尾长在幼体期的生长速度均比成体期快。极北鲵在投喂黄粉虫幼虫条件下的生长发育速度比投喂摇蚊幼虫快,饲料在蛋白质充足的前提下,提高饲料脂肪和能量含量,对极北鲵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作用。在相关环境因子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气温1627℃,湿度55%60%,水温1624℃等)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极北鲵没有按时进入冬眠状态。人工饲养条件下极北鲵在陆地生活期体重和体尺的各项指标之间、体尺的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极北鲵体重和体尺的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是Y=-19.121+3.526X+1.231Z(R=0.816,R2=0.742,校正R2=0.748)。3)极北鲵无冬眠饲养生长发育规律极北鲵在无冬眠饲养过程中保持其在陆地生活期的生长发育趋势,幼体生长发育速度比成体快,成体生长发育速度趋于缓慢且稳定。在玻璃恒温生态饲养缸中相关环境因子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气温1618℃,湿度55%60%,水温1617℃等)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可打破极北鲵的冬眠习性,在冬眠期继续生长发育。极北鲵在无冬眠人工饲养条件下体重和体尺的各项指标之间、体尺的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显著,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极北鲵体重和体尺的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方程是Y=-19.128+3.536X+1.238Z(R=0.826,R2=0.747,校正R2=0.778),可为极北鲵人工饲养及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生长发育,知识图谱,命名实体识别,数字图像技术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的愿望,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是国家、社会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儿童生长发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各类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细分为明显症状疾病,如:矮小症、巨人症等,且这些疾病的初期症状不甚明显、不易察觉,涉及因素多且非常复杂,导致医疗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的全科医生较难确诊病情。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知识管理技术,存储的是现实世界里的事物概念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医学领域中“知识孤岛”的现状并完成知识资源的整合打开了新的技术思路。倘若把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并总结,将对该疾病领域的诊断与治疗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致力于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以提升临床诊疗效率,减少医生行医成本及患者就医费用,最终让患者获益。本文围绕构建生长发育知识图谱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依据《标准化生长发育诊疗中心实施方案》诊疗指南和医生专家的临床实践建议作为知识标准,设计概念模式层,其中包括医学名词、概念、关系等逻辑路径;将生长发育疾病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及利用爬虫技术获取的药品说明书作为补充,作为本研究课题的数据源。(2)提出构建一个运用多种知识语言的、基于多模态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方法。对于文本数据,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人工和命名实体识别技术提取实体集,对知识图谱的概念模式定义进行实体层填充;对于图像数据,通过数字图像技术处理电子病历中患者的面部图像,对多种疾病提取相关面部特征,进一步地丰富知识图谱的数据和知识来源,以增强其功能。(3)研究开发生长发育知识问答系统,展示其在真实儿童生长发育疾病患者数据上的处理过程,以知识问答形式为患者提供病理知识查询服务。
分蘖期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这是一篇关于寒地粳稻,节水灌溉方式,生长发育,光合特性,产量形成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2020年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12.87%,产量占13.67%,黑龙江省水稻生产在我国粮食安全战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水分短缺情况愈加严重,学者们对于节水灌溉的研究愈加重视。黑龙江省以井水灌溉为主,在黑龙江省进行节水灌溉研究对提高寒地粳稻水分利用效率以及促进水稻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水稻分蘖期进行节水灌溉可以减少冗余生长,提高成穗率,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水稻产量形成。因此,本研究以东农427、龙稻18为试验材料,研究分蘖期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旨在揭示分蘖期不同节水灌溉方式对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调控效应以及品种间差异,明确寒地粳稻分蘖期最适节水灌溉方式,为寒地粳稻节水灌溉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本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与CK相比,全分蘖期进行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T1)拔节期至蜡熟期两个品种叶面积指数、根系活力、最终株高和最终分蘖数均显著降低。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晒田处理(T2)和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T3),两个品种最终株高、最终分蘖数与全分蘖期淹水灌溉处理(CK)均无显著差异。与CK相比,T2处理寒地粳稻拔节期和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东农427拔节期、灌浆期至蜡熟期叶面积显著增加,龙稻18抽穗期、蜡熟期和完熟期叶面积显著增加。与CK相比,T2处理抽穗期寒地粳稻根系活力显著升高,其余各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拔节期至蜡熟期寒地粳稻根系显著升高。(2)与CK相比,T1处理各生育时期寒地粳稻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T2处理东农427和龙稻18叶绿素含量分别在抽穗期和拔节期显著升高,其他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T3处理寒地粳稻拔节期到灌浆期叶绿素含量显著升高。与CK相比,T1处理龙稻18Ru BP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乳熟期和蜡熟期东农427Ru BP羧化酶活性显著降低,东农427和龙稻18分别在灌浆期-完熟期和乳熟期-蜡熟期PEP羧化酶活性显著升高;T2、T3处理寒地粳稻Ru BP羧化酶和PEP羧化酶活性均显著高于CK(除T3处理拔节期龙稻18Ru BP羧化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外)。(3)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显著降低,东农427和龙稻18初始荧光(F0)分别在抽穗期和拔节期显著降低,其他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T2处理寒地粳稻F0与CK差异不显著(除拔节期东农427F0显著升高外),东农427和龙稻18Fv/Fm分别在拔节期和灌浆期-乳熟期显著升高,其他时期与CK未达到显著水平;T3处理寒地粳稻乳熟期F0和Fv/Fm显著高于CK,其他生育时期因品种和处理存在差异。(4)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拔节期至乳熟期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显著降低;T2处理拔节期和抽穗期东农427Pn、Tr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显著升高,拔节期龙稻18Pn、Tr、Ci显著升高。与CK相比,T3处理灌浆期-蜡熟期东农427Pn、Tr、Ci显著升高,拔节期龙稻18Pn和Tr显著升高,灌浆期到蜡熟期龙稻18Ci显著升高,其他生育时期因品种和处理存在差异。(5)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抽穗期冠层幅宽显著降低;T2、T3处理寒地粳稻抽穗期冠层幅宽差异不显著(除东农427T2处理显著升高外)。与CK相比,T1处理拔节期和抽穗寒地粳稻总透光率显著升高;T2处理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总透光率和总消光系数显著低于CK;T3处理总透光率在抽穗期显著降低,总消光系数在灌浆和乳熟期显著降低。(6)与CK相比,T1处理寒地粳稻根系干物重、茎鞘干物重、叶片干物重和穗干物重显著降低。与CK相比,T2处理寒地粳稻根系干物重差异不显著;拔节期茎鞘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他生育时期因品种和处理存在差异;乳熟期叶片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余生育期叶片干物重在品种和处理间存在差异;穗干物重与CK差异不显著(除龙稻18灌浆期)。与CK相比,T3处理东农427根系干物重和茎鞘干物重显著升高,乳熟期-完熟期龙稻18根系干物重显著升高,抽穗期和完熟期龙稻18茎鞘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余生育时期与CK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寒地粳稻叶片干物重显著升高,其余各生育期在品种和处理间存在差异;穗干物重与CK差异不显著。(7)与CK相比,T1处理各生育阶段东农427光合势显著降低,拔节期-抽穗期、抽穗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龙稻18光合势显著降低,其他生育阶段差异不显著;T2处理东农427光合势显著升高(除T2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差异不显著),龙稻18光合势差异不显著;T3处理东农427各生育阶段光合势显著升高,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灌浆期龙稻18光合势显著升高,其他生育阶段与CK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T1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完熟期群体生长率较显著降低,拔节期-抽穗期净同化率显著降低;T2和T3处理拔节期-抽穗期和抽穗期-完熟期群体生长率差异不显著,抽穗期-完熟期净同化率差异不显著(除T3处理下龙稻18净同化率显著升高外)。(8)与CK相比,T1和T3处理东农427粒叶比差异不显著,T2处理粒叶比显著降低;T1处理龙稻18粒叶比显著降低,T2、T3处理粒叶比差异不显著。与CK相比,T1、T3处理东农427茎鞘物质贡献率和转运率显著升高,T2处理与CK差异不显著;T1、T2和T3处理龙稻18茎鞘物质贡献率、转运率显著升高。(9)与CK相比,T1处理缩短寒地粳稻强弱势粒灌浆天数,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T2、T3处理寒地粳稻强弱势粒平均灌浆速率(GRmean)和最大灌浆速率(GRmax)提高,强势粒活跃灌浆期(D)缩短,弱势粒D延长。与CK相比,T2和T3处理东农427弱势粒最大灌浆速率时间(Gmax)延长,龙稻18弱势粒Gmax缩短。(10)T1处理寒地粳稻产量显著低于CK,东农427和龙稻18降幅分别为8.10%和18.00%,产量下降与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降低有关。由于T2和T3处理寒地粳稻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与CK差异不显著(除T3处理龙稻18千粒重和东农427T3处理结实率显著提高),因此实际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11)T1、T2和T3处理寒地粳稻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CK。T1处理虽显著高提高寒地粳稻水分利用率,但T1处理抑制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光合产物形成积累,最终使产量显著低于CK。T2和T3处理促进寒地粳稻生长发育及光合同化物积累,进而使产量与CK差异不显著,同时水分利用率显著高于CK。因此从节水的角度出发,分蘖期进行节水灌溉处理推荐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进行晒田或轻干湿交替灌溉处理。
稻蛙共作模式下黑斑侧褶蛙肠道菌群结构及其动态变化
这是一篇关于稻蛙共作,黑斑侧褶蛙,肠道菌群,生长发育,冬眠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日益受到养殖户的青睐。鉴于集约化养殖的弊端,近年来人们开始采用生态方式养殖黑斑侧褶蛙,如稻蛙共作模式。由于肠道菌群对动物的营养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解析稻蛙共作模式下黑斑侧褶蛙在生活史不同阶段肠道菌群的结构,有助于阐明该模式下黑斑侧褶蛙的生长优、劣势机制。因此本研究开展稻蛙共作实验,检验养殖全程黑斑侧褶蛙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基于16S r RNA基因扩增子测序技术,解析黑斑侧褶蛙不同生活史阶段(包括变态发育阶段、亚成体-成体阶段、冬眠阶段)的肠道菌群结构及演替情况,并检验黑斑侧褶蛙肠道菌群在亚成体-成体阶段的性别差异。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后肢期到幼蛙期,黑斑侧褶蛙的体重不断减少,幼蛙期体重比后肢期降低23.5%。前肢期和后肢期的头体长相近,但幼蛙期头体长比前肢期增加8.8%。变态发育完成后,雄性和雌性黑斑侧褶蛙均快速生长,而成熟后,雄性和雌性黑斑侧褶蛙的生长均趋于稳定。在亚成体阶段,雄性黑斑侧褶蛙的生长速率大于雌性,而在成体阶段,雌性黑斑侧褶蛙的生长速率大于雄性。(2)前肢期和幼蛙期个体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水平(Sobs、Chao1、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低于后肢期、亚成体和成体阶段。不同发育阶段黑斑侧褶蛙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后肢期、前肢期和幼蛙期个体以变形菌门和假单胞菌科为主。从后肢期到幼蛙期,变形菌门和假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先升高,后降低,在前肢期最高。从亚成体阶段到成体阶段,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不断降低,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增加,成体阶段以厚壁菌门为主。不同性别黑斑侧褶蛙肠道中存在相对丰度差异显著的细菌类群。(3)与未冬眠相比,冬眠黑斑侧褶蛙肠道菌群的Shan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冬眠前后黑斑侧褶蛙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未冬眠黑斑侧褶蛙以厚壁菌门为主。与未冬眠相比,冬眠前期和冬眠中期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变形菌门和假单胞菌科的相对丰度增加。冬眠中期以变形菌门和假单胞菌科为主。综上所述,稻蛙共作模式下黑斑侧褶蛙的肠道菌群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些变化可能有助于宿主适应生活史的复杂变化。
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生长发育,知识图谱,命名实体识别,数字图像技术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儿童的健康成长是家庭的愿望,儿童的生长发育也是国家、社会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儿童生长发育问题主要集中于各类常见的儿童生长发育疾病,根据临床表现,可细分为明显症状疾病,如:矮小症、巨人症等,且这些疾病的初期症状不甚明显、不易察觉,涉及因素多且非常复杂,导致医疗工作者、尤其是基层的全科医生较难确诊病情。知识图谱作为一种知识管理技术,存储的是现实世界里的事物概念以及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医学领域中“知识孤岛”的现状并完成知识资源的整合打开了新的技术思路。倘若把儿童生长发育问题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并总结,将对该疾病领域的诊断与治疗有重大现实意义。因此,本文致力于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构建研究,以提升临床诊疗效率,减少医生行医成本及患者就医费用,最终让患者获益。本文围绕构建生长发育知识图谱展开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针对儿童生长发育疾病诊疗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依据《标准化生长发育诊疗中心实施方案》诊疗指南和医生专家的临床实践建议作为知识标准,设计概念模式层,其中包括医学名词、概念、关系等逻辑路径;将生长发育疾病患者的电子病历记录及利用爬虫技术获取的药品说明书作为补充,作为本研究课题的数据源。(2)提出构建一个运用多种知识语言的、基于多模态的生长发育知识图谱方法。对于文本数据,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采用人工和命名实体识别技术提取实体集,对知识图谱的概念模式定义进行实体层填充;对于图像数据,通过数字图像技术处理电子病历中患者的面部图像,对多种疾病提取相关面部特征,进一步地丰富知识图谱的数据和知识来源,以增强其功能。(3)研究开发生长发育知识问答系统,展示其在真实儿童生长发育疾病患者数据上的处理过程,以知识问答形式为患者提供病理知识查询服务。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毕业设计货栈 ,原文地址:https://bishedaima.com/lunwen/4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