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Magic控制器软件开发模型设计与应用
这是一篇关于Net Magic,软件,开发模型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Net Magic是一种面向网络创新实验的可编程平台,研究人员可通过对平台内部的FPGA编程控制其处理行为,实现研究需要的各种功能。与类似网络接口卡的Net FPGA平台不同,Net Magic是以一个包含8个以太网接口,类似以太网交换机的独立设备形态存在。由于Net Magic基于用户模块(User Module,UM)的硬件编程简单,控制灵活,能够很好的支撑网络技术研究,已经在SIGCOMM Demo和Co NEXT等顶级会议论文的撰写中得到应用。但是随着功能拓展的需要,Net Magic现有功能软件在数据处理功能方面以及访问控制方面暴露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出现不便于多用户的访问控制、移植性不强等问题。本文主要针对这些问题对基于Net Magic实验平台构建软件开发模型的设计与应用进行研究,并以流媒体视频传输质量检测应用Stream Mon的开发为例,对网络丢包、抖动情况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包括:(1)提出了Net Magic软件开发的Magic Arch模型,该模型在现有开发软件的基础上将Net Magic软件自上而下分为应用层、应用支撑层和Net Magic访问控制层,改进了通信方式,优化了资源分配。分层模型为软件开发提供了多个层次的抽象,简化了开发的复杂度;(2)提出了Magic Arch模型中应用支撑层的开发方法,使规则的管理配置对用户透明,增强Net Magic平台访问控制的安全性。基于应用支撑层API的应用设计适应性强,使软件模型具有更好的可移植性。以流媒体传输质量监测应用Stream Mon为例,对以应用支撑层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3)提出了Magic Arch模型中应用层的开发方法,以流媒体传输质量监测应用Stream Mon为例,对应用层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并基于Net Magic搭建了报文流MDI值测量的实验平台,通过注入干扰流获取实验数据,检验网络的丢包、抖动情况,进而验证Magic Arch软件开发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综上所述,本文对Net Magic平台的软件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Net Magic软件开发的Magic Arch模型,对基于Net Magic平台的网络实验设计和相关软件开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罗非鱼产业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这是一篇关于C++,软件,罗非鱼,设计与开发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国家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是2008年经农业部、财政部批准而创建的,是第二批启动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5个水产体系之一,建有1个国家技术研发中心、3个功能研究室和10个综合试验站,拥有10名岗位科学家和10名综合试验站站长。体系的建设原则是充分利用国内现有研发基础和产业建设基础,及已建立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在不改变原有人、财、物资源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单位、各环节问有效的协调运行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达到产业技术整合的目标。 本文介绍了罗非鱼产业链、罗非鱼市场的前景与预测、以及罗非鱼产业技术体系的概况,介绍了罗非鱼产业数据采集系统研究与开发的目的与意义,以及系统的开发思路。在Visual C++6.0环境下采用“自上而下地总体规划,自下而上地应用开发”的策略开发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的过程。首先分析了罗非鱼产业数据采集处理系统的系统需求;根据系统需求确定了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根据系统的设计确定了主要的功能模块,进行编程实现。系统的系统需求部分主要明确了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罗非鱼产业的相关数据的上报与共享;设计部分主要介绍了系统功能设计和数据库设计及代码设计,系统实现部分说明了几个主要模块的算法。 罗非鱼产业数据采集系统采用了C/S模式,即客户端/服务器模式。系统作为客户端,MySQL服务器作为服务器端,利用SQL语句进行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MySQL数据库系统。实现罗非鱼产业技术数据的上报。系统采用了数据管理和数据共享独立的形式,通过数据库服务器将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数据整合和共享的目的。系统旨在实现罗非鱼产业数据采集科学化、传输网络化、数据处理现代化。对罗非鱼产业数据进行整理和整合,将以前纸质的、分散的研究数据以数据库的形式保存下来,便于以后的管理与检索。研究人员可以通过该平台检索相关的研究数据,避免相关研究的重复进行,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效率。
基于J2EE的盐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软件,开源技术,组件重用,轻型模式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J2EE是一个开放的、基于标准的开发和部署的平台,它构建以服务端计算为核心的、模块化的企业应用。在客户端层,多种客户端可通过多种不同的协议来访问中间层的J2EE服务,提供了一个建立在开放和标准的技术之上、非常灵活的端到端的多层体系架构,从而满足各种不同企业应用的需求。然而部署J2EE平台企业级应用复杂且代价高,一些中小型企业从技术和资金方面考虑而不愿意或不能进行这种企业级应用。 本文主要研究在现有企业应用软件的基于J2EE的开发与应用,结合盐业系统实际,全面运用开源技术满足企业应用软件需求,希望通过使用开源技术软件在管理软件上的实现和Hibernate的“轻型”应用模式在设计与开发中运用,从而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个经济的、快速开发、稳定而可扩展的企业级应用方案。 本文首先论述企业应用如何与J2EE技术相结合。然后,设计了基于J2EE技术架构的地区级盐业公司的业务管理软件。并应用多种开源项目技术开发地区级盐业公司的业务管理软件,运用Jboss、Hibernate、Struts框架来来满足业务处理的要求,运用Jfreereport、JfreeChart来满足企业报表、图表要求,从而为中小企业基于J2EE开源技术的应用开发提供一个范例。 通过在JBoss 4.0上实现Web Services服务,在JAX-RPC环境下,方便地实现在Internet和Intranet两个网络环境中的组件重用,保护了企业原有软件开发价值、实现了软件的基于Web服务的升级,同时能达到组件在不同网络环境中的组件共用。 针对Hibernate在企业应用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开发效率问题,提出了一种轻型开发模式。 本文开发的系统已经在重庆市盐业总公司万州公司试用,效果表明:技术可行,性能可靠,能够满足企业应用和发展的需要。
软件公司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项目管理,软件,访问控制,B/S,Struts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项目管理思想得到了空前的应用,无论是设计单位、施工企业还是工程公司,项目是企业生存的命脉。现代的工程项目对技术含量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对质量、投资回报、计划进度要求严格。项目风险和管理难度也随之增大。对国内软件企业来说,要提升公司竞争力,最重要的还是切实加强项目管理。项目管理也决非易事。在实施项目管理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人员流动大、开发周期不稳定、项目进度难以保证等方面是国内软件公司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因此软件公司急需得到一种软件可以方便地进行项目管理。本课题对各种软件开发公司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论文首先在深入分析项目管理历史与当前现状基础上,结合软件公司项目管理特性提出了系统总体结构与模块组成,给出了课题研究目标、关键问题解决思路与系统实现策略。其次,探讨系统使用的目前比较流行的Struts+Spring+Hibernate技术,通过不同整合方式对比,确定了系统开发的一个良好的框架基础。接着,经详细分析软件公司项目管理中可能潜藏的各类问题,系统地描述了数据模型、数据库和功能模块等的具体设计思路与实现,详述了运用关键路径法(CPM)与概率网络评审技术(PERT)进行项目时间管理,介绍运用流逝时间评价法、工期评价法、工时评价法进行项目进展评价。系统采用B/S结构,开发过程中采用三层开发架构,即表示层、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这样做使得软件各层次之间耦合度降低,并探讨了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技术。最后,全面概述系统软、硬件平台选取,系统地描述了系统测试的内容和方法,指出了实验与测试结果。 文章在最后探讨了系统依然存在的某些不足与局限,并提出了今后努力方向和研究打算。
基于VxWorks的无人机飞行控制软件设计与开发
这是一篇关于VxWorks,X86,飞行控制,任务,软件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飞行控制软件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无人机的飞行安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飞行控制软件开发,对于提高软件品质、缩短软件开发周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分析了VxWorks结构特点的基础上,根据飞行控制计算机的应用环境和软硬件需求,对BSP进行了开发配置,实现了VxWorks通过网络及CF(Compact Flash)卡的加载启动,建立了软件开发调试的环境,完成了VxWorks到目标机的移植。在完成A/D板、D/A板、串口板、429板等底层驱动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上层应用软件,完成了控制律解算、模态管理和导航制导等软件模块的开发。结合VxWorks的特点,以多任务的形式实现了软件的功能。通过维护一个公用数据区,解决了数据在多个任务间的通信问题,通过“读写锁”实现了互斥资源的保护。最终开发完成了以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VxWorks为软件平台、基于X86体系结构的某样例无人机飞行控制软件,实现了无人机按照航线的自主飞行。由于VxWorks在X86上的传统启动方式的启动时间较长,在分析了VxWorks的启动过程后,提出了一种简化系统启动步骤的快速启动方法,优化了系统启动时间。针对系统中软件升级的不同情况,设计开发了升级软件,方便了飞行控制软件的升级和维护。 在完成了软件单元测试、整体性能测试和功能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全过程的半实物飞行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飞行控制软件功能和性能均满足了样例无人机的设计需求。
面向知识库的软件脆弱性发现技术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知识库,漏洞,软件,依赖链,开源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网络空间安全在学术、金融、工业以及国防等领域的重要性不断提高,围绕网络空间安全问题的讨论日益激烈。Linux系统作为目前最通用的主流操作系统已在工业生产领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同时也成为了网络攻击的主要目标。在为工业生产带来便利的同时,Linux系统每年发现的漏洞数量一直居高不下。Linux系统维持着一个数量庞大的开源软件库,不仅软件之间存在复杂的依赖和替换关系,软件内部也存在严重的漏洞安全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对软件库进行漏洞挖掘和检测是极其困难的。如何将软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表示清楚,对以Linux系统为主的软件库进行漏洞检测和威胁识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点开展研究工作:1.针对Linux开源软件库提出一种可行的知识图谱构建方案,从知识图谱的角度审查软件和漏洞之间的关系。用本体设计规范将CVE漏洞和Linux软件包统一为本体表示形式,设计软件漏洞本体模型。在本体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清洗和处理,使用词匹配方法融合软件和漏洞数据库构建软件漏洞知识图谱。2.针对依赖链上的漏洞传播问题提出了一种面向知识库的开源软件传播路径搜索算法和关键节点截断算法。将漏洞和软件包信息用知识表示成节点,漏洞和软件包之间,软件包和包之间的关系表示成连线,软件包的受依赖程度表示为权重,以此构建出漏洞-软件图,在该图上应用改进的全路径搜索算法,快速获取全地图的漏洞传播链;其次,在漏洞传播链基础上对每个节点出入度进行加权评估,将节点的加权评估结果扩散到所有邻接节点,通过多次迭代使每个节点达到稳定的评估值,最后定位高评估值节点对其进行删除或替换实现漏洞传播截断。同时,针对动态监测软件漏洞隐患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GCN模型,将知识库数据转换成节点矩阵信息传入模型,再使用具有自注意力机制的SAGPool池化方法有效处理多节点特征和图拓扑信息,实现对软件包是否存在漏洞隐患的预测。实验证明传播路径搜索算法在较少的时间复杂度上准确搜索出漏洞传播路径,关键节点截断算法能有效阻断漏洞影响的大范围传播;在软件漏洞数据集上改进的GCN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软件漏洞隐患,证明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基于B/S架构的开放式教育评价软件的研究与实现
这是一篇关于教育评价,软件,B/S,开放式,ASP.net,高效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化评价已经成为了现代教育评价的重要特征。在学校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评价需求逐日增加的今天,传统评价流程缓慢、低效等弱点促使了当前对教育评价软件发展的研究和关注。 针对当前学校教育评价的操作过程与发展要求,设计开发了基于B/S架构的开放式教育评价软件。在软件设计中,采用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与三层体系结构;在软件开发中应用当前流行的微软.net Framework框架。考虑到数据量大,处理过程复杂,数据库采用微软SQL Server作为数据库服务器。 软件从设计到开发,到最终的实践应用,都遵循开放式的理念,在评价主体、评价对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评价时间等多个方面应用开放式模式,保证一套软件可以开放化地应用于高校、中小学甚至其他教育相关机构,在基本应用基础上又支持学校自由拓展开发新的分析功能,因此使各种类型的教育机构不但满足其共性需求,同时又能拓展性地满足他们的个性需求。 经过实际应用,系统性能稳定,运行正常,完全满足学校各类评价工作的需要。
软件开发人员的能耗检测工具
这是一篇关于软件,能耗监测,微服务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传统上,程序员在编程语言和方法论上接受了广泛的培训,但很少关于能耗。然而,移动设备和云计算的普及需要提高对软件能耗的认识。能耗测量一直在与硬件相关的领域中进行,而不是软件。本论文的基础是我在Greenspector的实习,这是一个法国公司,其目标是帮助客户提高其信息系统的效率。我们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强大的软件生态设计解决方案,以降低其功耗。这些工具通过静态审核(检测源代码中的坏模式)与测量探头(实时电能计量)相关联的方法来瞄准软件中的能源浪费。可在移动设备、后台软件、物联网应用程序中节省大量费用。作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开发基于Microservices架构,有一系列的模块开发和改进。所以我在android应用的测试、Rulespector、Greenspector和Testrunner这几个模块中做出了贡献。启动android应用耗能测试的启动器是基于java的。Rulespector和Greenspector是基于javascript的web应用程序。Testrunner是一种基于go语言的命令行界面,用于启动诸如启动器、phantomas、aro等不同的测试工具。本文将介绍我们的体系结构,分析需求并描述我所做的工作。
面向先进FPGA EDA工具链的集成开发环境研究
这是一篇关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电子设计自动化,并行化布线,人机交互界面,软件的论文, 主要内容为作为集成电路领域的半定制器件,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简称FPGA)因其设计灵活、成本低廉、逻辑资源丰富等诸多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FPGA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软件将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设计的电路转化为二进制比特流,然后把比特流载入FPGA芯片中,通过比特流配置芯片中的物理资源最终在FPGA上实现电路功能。目前国内FPGA产业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国产FPGA芯片内部物理资源集成度与国外尚有一定差距,而目前国内没有能够适配国外FPGA芯片开发的EDA软件,使用国外的EDA软件随时面临着被制裁的风险。因此,设计开发适配多款FPGA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FPGA EDA软件,是目前国内FPGA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FPGA EDA软件需要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和高效的编译工具,两者缺一不可。FPGA EDA软件对电路设计的转换包括行为综合、工艺映射、打包、布局和布线,其中布线是流程中最耗时的步骤之一,而目前所能调用编译工具都是单线程运行,速度较慢。FPGA EDA软件应为用户提供简单、和谐、友好的交互平台,而大多编译工具都没有交互界面。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围绕EDA工具展开,具体工作内容概括如下:第一,实现了一种基于线网划分的并行化布线工具。该工具通过MPI并行编程技术调度多线程对划分后的线网集合进行并行布线,然后不断迭代布线得到合法的布线结果。工具主要分为两部分:线网划分和并行布线。线网划分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划分在布线迭代前完成,根据区域内所包含的线网负载划分线网集合,并生成有向任务图,在化解并行布线资源冲突的同时实现线程负载的均衡;第二阶段划分在布线迭代过程中完成,首先对任务节点内部重叠的线网进行分解,然后对分解后的线网按照重叠与否进行编号,构建有向无环任务图,以实现节点内线网的并行化布线,提高整体并行度。并行布线过程中使用MPI实现线程的调度,负责分配任务、同步状态以及传递消息。实验结果表明,和VPR布线相比,所实现的并行布线工具在8线程下达到平均4.0×的加速比,同时布线结果质量基本不变。第二,实现了可适配多款FPGA芯片的EDA软件。本文研究了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然后结合软件实际需求设计了四层架构的人机交互模型。该模型通过在逻辑处理层与功能实现层之间添加了工具接口层,向上层屏蔽复杂的调用逻辑,以提高软件的可扩展性。软件在设计时采用模块化的思想,根据用户功能需求,将系统功能划分为工程管理、流程管理、文本编辑和终端管理四个主要模块,以及其他一些辅助功能模块。本文采用快速原型法设计软件系统的界面原型和功能结构,然后整合各阶段编译工具,使用Qt软件开发框架实现对应的交互界面和功能。经过实践证明,该软件系统具有界面简洁、运行高效等特点,且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本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图表及超链接等)均来源于该信息及资料的相关主题。发布者:代码客栈 ,原文地址:https://bishedaima.com/lunwen/45793.html